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2月01日

市社科联:

社科咨政研究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付鼎臣

在市社科联资料室的一个书柜里,整整齐齐地存放着历年来我市社科研究成果集。资料集没有精美豪华的装帧,但这些“白纸黑字”都是我市社科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其中,很多研究成果被党委、政府吸收采纳,转化成为决策部署,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作为市委市政府团结和联系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党委政府“智力库”,市社科联将社科咨政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他们主动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整合社科人才资源,组织开展或承接参与了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社科研究项目,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大战略 科学规划课题

“深入实施‘湘潭向北、西拓南延’发展战略。”去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行字,引起了我市社科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抢抓国家推进城市群发展、长株潭一体化全面提速的机遇,对外深化与长沙、株洲的协同联动,对内推进各县市纵深发展,全地域全方位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市社科联负责人表示,“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面前,社科人必须积极主动作为,贡献智慧力量。”

为此,市社科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重大课题《“湘潭向北、西拓南延”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获得重大课题立项。该课题对湘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做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契合时代要求,具有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

这仅是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社科研究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市社科联共收到课题申报165项,择优立项82项。其中紧扣全市重点工作、服务湘潭高质量发展的课题67项,占立项课题的81%。

“新基建”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新基建视域下的湘潭信创产业链发展研究》课题组对新基建赋能湘潭信创产业链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了湘潭信创产业重点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为助力湘潭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社科联组织专家深入开展了湘潭红色文化、碧泉文化、白石文化研究,立项完成了《湘潭湖湘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基于湖湘文化的齐白石绘画艺术周边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等12个相关课题。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这场抗疫斗争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且迫切的工作。”市社科联负责人说。在这一特殊背景下,《湘潭市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及处置机制研究》被市社科联立项为年度重大课题。

由杨安华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结合近年来我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以及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深入分析了应急管理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索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对策。在课题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进一步健全湖南应急管理体系建议的报告》获省领导批示,相关对策建议被《湖南信息》采用。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我省有效防范、及时应对、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为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紧贴发展实际 提供智力支持

除做好自身立项课题的“分内工作”,市社科联还整合全市社科资源,组织社科专家积极承接或参与相关项目与课题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20年,市社科联就组织专家参与了市委改革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方评估、市大数据中心湘潭市“十四五”大数据发展规划、民进湘潭市委参政议政调研课题“互联网时代湘潭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湘潭市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研究”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研究。

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于2019年3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20年是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年”,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重塑湘潭发展环境。

《实施意见》施行情况如何?相关政策有没有落地见效?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受市委改革办委托,市社科联组织专家团队对《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

“我们通过综合评估发现,《实施意见》中的大部分措施得到落实,效果比较明显,赢得了民营企业的较高满意度。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多现实难题与具体问题。”评估组负责人说。

为此,评估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审批服务改革、构建信息共享机制、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人才吸引力指数等6个方面的建议。《评估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办。

关注热点难点 开展研讨交流

2020年,在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重大主题开展理论研讨的同时,市社科联还组织市内外社科界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工作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扎实开展相关研讨交流活动。

疫情之下,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生产成本上升、运营资金短缺、销售渠道变窄、用工招工不易……企业应当如何突围,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这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

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需求,便是社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科联虽然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导者、参与者,但心系民营经济发展。2020年5月15日,市社科联积极争取湖南省情与对策研究中心在我市举办了主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湘江时论学术沙龙,来自省、市相关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小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金点子”。

“要利用数字经济来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政商协调保障小微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政府在帮扶过程中,应突出个性化、差异化、行业化特色,分门别类进行问题诊断”“要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需求端和供给端要共同发力、政策制定与政策落地要共同发力、‘救起来’与‘拉一把’要共同发力”……在这次高规格的学术沙龙中,与会省市专家学者以及市直机关、园区、企业负责人就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

省社科联充分肯定了这次学术沙龙,省情与对策研究中心、市社科联将专家的发言进行整理后形成了研讨报告,为推动我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社科之声

--> 2021-02-01 本报记者 付鼎臣 市社科联: 1 1 湘潭日报 c45524.html 1 社科咨政研究赋能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