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武平)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湘沙猪新品种配套系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至此,湘沙猪成为我省第二个通过国家审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
湘沙猪配套系是我市家畜育种站联合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伟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经过十多年持续选育获得的重大科技成果。这也是我市严格落实国家“农牧业种业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市家畜育种站从1984年开始承担沙子岭猪保种任务,一直致力于科研与技术推广。2008年以来,国、省、市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以沙子岭猪作母本的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系选育”项目,由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吴买生牵头组建育种技术团队,以原产于我市的沙子岭猪、从美国引进的巴克夏猪、大白猪等为育种素材,采用优势杂交组合筛选、专门化品系培育、建立繁育推广体系的配套系育种技术路线,经过5个世代持续选育,育成湘沙猪配套系母系母本、母系父本、终端父本3个专门化品系。
经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湘沙猪配套系父母代母猪产仔数12.4头,商品猪日增重832.4克,料重比3.16;100.6千克屠宰,屠宰率73.0%,胴体瘦肉率58.2%,肌内脂肪含量2.9%。检测结论认定,湘沙猪配套系与国内普通内三元商品猪相比,生长更快、瘦肉率更高、体型外貌更整齐,既适合集约化大规模生产,也适用于农村中小规模养殖,产品能满足广大中高端消费者对优质猪肉的大量需求,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