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义龙 张红斌
2020年金秋,在第五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手术展演暨中华外科“金手指奖”全国总决赛上,湘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唐彬,凭借精准的手术演示和精彩的病例汇报,荣获总决赛二等奖。
代表目前国内普通外科领域最高水平的手术视频比赛上颁发的中华外科“金手指奖”,是衡量外科医生手术水平的最高奖项,斩获到手,殊为不易。这是继2014年周昕副主任医师荣获首届全国青年结直肠肛门手术视频大奖赛腔镜组冠军后,湘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青年骨干获得的又一系列殊荣之一。
湖南省普外腹腔镜技术联盟、省肝胆胰外科联盟及湘雅消化系微创外科医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湘潭市医学会普外专委会、湘潭市普外腔镜质控中心及湘潭市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挂靠单位;2012年、2015年、2018年连续三届湘潭市临床重点专科,2015年湖南省市州级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并于2020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省卫健委组织的评审验收……一项项实至名归的荣誉,昭示着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不俗的实力。
近年来,该科以临床为基础、科研为先导,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大力开展特色项目和科技创新,保持着专科诊治水平在省内先进、市内领先的地位,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践行着“景仰生命,惠济百姓”的崇高使命。
夯实学科阵地,培养人才梯队
湘潭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是湘潭地区最早成立的专科病房,几乎与“百年惠景”同龄。普外科目前包含普外一科、普外二科、普外三科,以及南院区普外科、肛肠科等五个病区,设置有胃肠、肝胆胰脾、疝与腹壁、乳甲、小儿、肛肠、创疡、微无创治疗等8个专业组。
至2020年底,科室共有医师47人,其中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15人,主治医师17人;高级职称占比53.2%,中级职称占比36.2%;有博士1人,硕士30人。
学科建设,是一个科室得以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普外科,学科带头人李绍杰教授,亚专科带头人罗衡桂、马铁祥、王建国、刘小球、周昕教授,均具有雄厚的理论水平及学术功底,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科室各亚专科则有唐彬、曾剑、叶丽芬等15名普外科骨干,他们分别主攻胃肠、减重代谢、肝胆胰脾、乳甲、等不同的专业方向。
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上,为使年轻医师快速成长,普外科制定了年轻医师培训计划,让他们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乃至选送至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为他们的事业成功搭建广阔的舞台;科室同时鼓励中青年医师走出国门,到国际著名医疗机构学习技术、拓宽视野。
从2016年至2020年,普外科先后派出13人次赴国内外进行培训进修,其中罗衡桂赴西班牙、李绍杰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唐彬赴美国梅奥医疗中心分别进行学习培训。
力克疑难杂症,勇于技术创新
25岁的患者小李体重达170公斤,肥胖的身躯不但让他生活倍感不便,还并发了高血压、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今年1月,他来到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接受手术减肥。科主任罗衡桂为他做了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术后26天,小李就减掉了32公斤,和之前比起来一身轻松。
“袖状胃切除术能够缩小胃容积,增加饱腹感,同时改变胃肠道激素,减少胃部释放的饥饿信号。”罗衡桂主任说。
胃肠外科开展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根治性手术17年,是省内最早开展相关手术的科室之一。近年普外一科医疗团队在罗衡桂教授带领下开展了多个新技术项目,其中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超低位直肠癌的经括约肌间切除手术、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手术)等,均为湘潭市首例。这位减重专家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2017年,罗衡桂率先在湘潭市成立了减重代谢外科中心。2020年共两项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其中《腹腔镜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联合改良Bacon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评为国内领先,《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评为国内先进。
年逾五旬的渐冻症患者周某患了升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腹胀剧烈。普外一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克服了肿瘤位置高、处置难度大的困难,在肠镜下给患者放置了肠道支架以解除梗阻。这种方法不需麻醉,无手术损伤,无需造瘘,基本不影响患者呼吸,适应于无法手术的肠癌腹腔广泛转移并小肠梗阻的症状,能尽量减轻患者痛苦。
普外三科以肝胆胰脾肿瘤微创治疗为发展方向,以专科学组化、规范化为治疗特色,是市内最早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科室。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马铁祥对肝胆胰疾病的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以及普外危急重症的治疗手到擒来;同时还建立了全市首个疝与腹壁外科治疗组,先后开展了杂交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等手术。
一位65岁的娭毑因腰腹部发现肿块到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就诊,检查发现老人腹腔的巨大肿块侵犯肝脏、十二指肠、结肠多个脏器,并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极大。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普外三科李绍杰教授、马铁祥教授为首的手术团队不惧风险、沉着细心,为老人实施了腹腔肿块切除术,成功将肿块完整切除。
普外科还是湖南省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试点科室。加速康复外科是通过多模式、多学科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优化处理措施,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应激,让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并促进其早期恢复正常机能,以取得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2020年年底,省ERAS示范病房考评专家组对普外科的ERAS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技术创新是科室发展的不竭动力。从2015年至2019年,普外科共开展了36项新技术,除了上述普外一科和普外三科的外,还有普外二科的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保腋窝乳腺癌手术、乳腺手术胸壁巨大缺损利用TRAM+DIEP皮瓣修复术、转移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等。这些乳甲手术大都采用微创技术,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大大提高了甲状腺患者和乳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层传经送宝,砥砺奋进未来
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作为湘潭市普外领域的领军科室,承担了周边及边远地区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学术推广等工作,推动了受帮扶地区普外学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015年至2019年,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先后派员到湘乡市二医院、湘潭县医院、韶山市医院、娄底市二医院等,通过举办培训班、基层授课、手术演示等多种方式,将“腹腔镜肝切除”“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PICC在肿瘤病人的应用”等多项适宜技术传授、推广到受援地区,推动了基层医疗机构普外科技术的进步,造福了当地患者。
自2016年市中心医院开展柔性援疆以来,普外科先后派遣李绍杰、马铁祥等专家驻新疆吐鲁番高昌区人民医院进行技术帮扶,李绍杰教授被聘为高昌区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马铁祥教授被聘为普外科主任。为守护新疆同胞身体健康、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白衣战士的贡献。
在学术交流方面,2015年以来普外科医务人员共发表论文46篇,其中李绍杰、马铁祥、王建国等教授发表SCI论文6篇;2019年该科共有30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会议上进行了学术报告、病例讨论以及参加各类比赛等,其中罗衡桂主任自2018年至2020年先后三次在全国及全省学术会议上进行超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手术)直播演示,周昕医师分别在湘雅二医院及武汉市一医院举行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了TAPP手术演示等。
无影灯下克顽症,一袭白衣护健康。面对未来,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将继续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奋进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在门诊楼5楼,我们看到了新引进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海扶刀),这是具有我国自主技术产权、国际处于领先地位的肿瘤治疗技术,将为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原发及转移肝脏肿瘤、胰腺肿瘤及乳腺良恶性肿瘤等患者带来福音。科室将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在普外领域深耕细作,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