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希台)2月8日,户外寒风细雨,室内却暖意浓浓。当天,来自湘乡市金石镇文星村的党员、群众和贫困户代表将镌刻着“扶济千秋业 大爱万代功”感激话语的匾额,分别送到了市人社局等相关帮扶后盾单位,他们以这种简朴的形式,感谢后盾单位几年来的帮扶。
文星村地处湘乡市最北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滞后,村民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难以转型升级发展现代规模农业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经商。6年前,文星村成为湘潭市59个省定贫困村之一。2015年初,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活动全面铺开,市人社局、电化集团、烟草专卖局、烟草学校、市二医院,以及湘潭移动公司成为文星村的帮扶后盾单位。市人社局委派了驻村第一书记,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6年来,全体帮扶后盾单位优化整合人、财、物以及技术、信息资源,为村集体及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不断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镇村干部的努力和后盾单位的帮扶下,2016年文星村集体如期脱贫“摘帽”,2017年跻身“全国文明村”,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2万元,扶产业、帮创业、稳就业,让文星村实现了华丽蜕变。
面对村民们的真情厚意,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扶贫干部在帮扶的同时,也转变了作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本领,他们与村民之间的感情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