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湘潭县中路铺镇碧云村举行了2020年度“优秀丈夫”“优秀媳妇”“优秀老人”等评比活动,57岁的村民齐桂林荣登“优秀丈夫”榜首。2月6日,村支书唐晖表示:“他这个‘优秀丈夫’虽然是村里评选出来的,但其优秀品格、感人事迹足以在全镇、全县乃至更高层次的相关评选活动中具备影响力、竞争力。”
卖掉货车为妻治病
齐桂林原本是一名大货车司机,经常起早贪黑、走南闯北,挣钱贴补家用,农忙时还得挤时间种田种地。夫妻俩志同道合,勤俭为本,将小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周围邻居羡慕不已。哪知道,2000年他妻子王文婷患上帕金森病,久治不愈,且病情日益加重,彻底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轨迹,昔日的富裕家庭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大约10年前,由于妻子瘫痪在床,每天都需要人照顾,同时求医抓药需要花钱,齐桂林只得含泪将大货车卖掉,全心全意在家里种田喂鸡,兼顾照看妻子。
“两个儿子刚成年就外出打工去了,但收入都不高;而妻子每月需要1000元左右的医药费,每年还得住院治疗3-4次,我的经济压力不小呀!”齐桂林说,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真正脱贫。
开园车 干农活 日夜忙
2015年,村里的一家幼儿园需要招聘园车司机,驾驶技术过硬、为人忠厚老实的齐桂林是最佳人选。但园主担心他家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影响接送学生。“只要你愿意聘我,绝对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到上班和照顾妻子两不误,并保证恪守‘安全第一、热情服务’的宗旨。”齐桂林诚恳地说。
事实证明,齐桂林言行一致。6年来,他坚持每天按时(冬季6点之前、夏季6点半之前)赶到幼儿园,检查好车况后去接学生,下午3点前又来开车送学生回家,没有一次误工现象;同时确保了行车安全,没出现任何意外,深受园主及学生家长喜欢。妻子的早餐、中餐及其他生活琐事,他在上班前就已全部安排好。不仅如此,在接、送学生的空档时间,他每年还得打理10余亩稻田、一口大鱼塘,饲养100余只鸡鸭鹅。
“我只能种一季稻,犁田、收割基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但每年几千公斤稻谷的晾晒避不开接送学生的上班时间,有时突发阵雨将稻谷淋湿,也只能听之任之。”齐桂林说,为了省钱,犁田、播种他从不花钱请人,全部是自己做;晒谷的季节,每天天不亮就把谷子摊到水泥地上去,接完学生回来正值中午高温,马上翻晒几次,下午送完学生回来再收。至于饲养鸡鸭鹅,并不要花过多时间,都是散养的,早晚各喂一次杂粮、菜叶等就行了。一旦妻子病情变化需要到镇医院住院治疗,他不得不请姨姐或其他亲戚帮忙。
“背”着妻子耕地保洁
2018年,村里调整保洁员队伍,全部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挑选,齐桂林主动报了名。
“你的责任心我们丝毫不担心,但是你的身体吃得消么?每天时间安排得来不?”村干部直截了当地问他。齐桂林表示,如果搞日常清扫保洁,必须每天上、下午去做事,那么他肯定不行;但是,“清理村内主干道两边杂草灌木、收集转运全村可回收垃圾和红白喜事餐厨垃圾”这个工作,他一定能行。村“两委”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决定将这个岗位安排给他,而且报酬比其他8个责任片区保洁员的略高,每年6000元。
接下来3年,齐桂林围绕两份工作、10余亩田土、百余只家禽,还有瘫痪的妻子,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转运可回收垃圾和红白喜事餐厨垃圾,有固定的地点,而且每次来去时间不长,只要事先把妻子安顿好就是。但清理道路周边杂草灌木、犁田、插田等,每次一出去就得好几个小时,妻子的吃喝拉撒睡就成了问题。因此,他利用亲戚送的一台小三轮车,每次出去做事就将妻子带在身边,随时能够知道妻子的需求,两者兼顾,最大限度减少了往家里奔波的时间和精力。
好丈夫赢得一片赞许声
看到齐桂林每天像个陀螺一样没日没夜地忙碌奔波,妻子心痛不已,经常劝他少做点事,别和其他村民比收入,但他总是微笑着说:“我扛得住,没事,只要你开心就行。”
尽管自己每天都很忙碌,但齐桂林总是挤时间推着轮椅带妻子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想方设法提高其自身免疫能力,防止生褥疮。邻居们经常夸他:“20年如一日,细心照顾妻子,这样的丈夫世间难找第二个。”
去年冬季,村里推广“一亩田脱贫”项目(一季稻与食用菌赤松茸轮作),他还种了半亩田的赤松茸。由于气候原因,其他大部分村民田里的赤松茸至今没有收获,但他田间管理很到位,已经卖了800元的赤松茸。另外,家禽、鲜鱼也在陆续出售。全年各项收入共有6万元左右,是村里实实在在的“两业”(产业、就业)增收脱贫榜样。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齐桂林对妻子、对家庭的艰辛付出,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许,同时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关心和支持。村里那家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已决定2021年春节过后减少一名园车司机,而村内一家食品加工厂正需要聘请一名通勤车司机。加工厂的负责人热情邀请齐桂林,他欣然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