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2月12日

年味“生物钟”

刘纲要

去年春节长假,我与妻子去土耳其旅游。我们腊月二十四小年出行,15天行程,其中就涵盖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意味着在异国他乡过大年。

到土耳其之后,我一直都在倒时差。几天过去,我的生物钟一直顽强地坚守着北京时间。那天在安塔利亚地中海沿岸,晚饭之后,同伴们总不想辜负了这美丽的风景,总想多逛一会儿。我却在商场里打起了盹儿。

春节临近,手机微信上,不时有朋友圈晒出的年味儿,写春联、购年货、杀年猪、大搞家庭卫生、单位上的文艺汇演及游艺活动,让我们有着深深的共振。如果我们在家,一定也在忙于这些。但是,在土耳其却丝毫没有这种气氛。

朋友圈还有不少人在传:二十年前是过春节,如今只是放长假。意思是,如今的生活好了,吃的喝的都跟过年一样的好,只是连休时间长一些而已。

但是,春节临近,身在土耳其的中国团,内心开始翻腾着怎么过年了。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大年三十那天,无论是在爱琴海边,还是在去伊斯坦布尔的路上,都要吃中国餐,看春晚节目。有人跟导游商议找个中国餐馆,喝喝酒,吃吃饺子什么的。境外导游是新疆维吾尔族人,不理解我们过年的情结。他表示向公司申请,后来告知公司没同意。

过年前一天,在爱琴海边的小镇上,特别思念家乡的年夜饭。胃口开始抵触土耳其千篇一律的土豆汁、烤面包、沙拉拌果蔬、牛肉饼、意大利粉的团餐,沿街寻找熟悉的烟熏火燎的中国味道。一路上,我们盼望着中国味道餐馆的出现,而餐馆却像是跟我们捉迷藏一样,总是在暗处躲着。终于,在一小型超市,看到了像馄饨一样的东西。有人说买点吧,就用酒店的电热水壶煮熟,当做饺子吃。

大年三十那天,尽管不能耳濡目染中国年味,但是心里的年味像“生物钟”一样顽固。土耳其时间的午餐,正是北京时间的年夜饭,各种微信图片涌进视野,引诱着我们的味蕾。而此时,我们面前的伙食却是连日来最糟糕的一次。平时最喜欢的土豆汤,居然寡淡无味。不少人做不到“光盘”,甚至有人因不能下咽而放弃了用餐。

土耳其晚餐时间,在家乡属于吃夜宵的点了。在一个小镇,饥肠辘辘的我们,在下榻的酒店外,使劲寻找中国餐馆。好像要考验我们的意志似的,天空飘起了雨,海上生起了风,给我们外出寻找年味设置了小小的障碍。我们却铁定了心思,不吃团餐,出去寻找中国年味。在土耳其寻年味,当然不奢求贴着红对联、挂着红灯笼的门脸,不求鸡鸭鱼肉俱全,米饭饺子加酒水,只求不再是牛奶面包沙拉果蔬土豆汤,还得有一点酒水吧。

“相遇土耳其”的微信群,有人在晒土耳其烤肉,还有酒水。在我们眼里,这些吃的,是最接近中国过大年的元素。看起来,与我们有着相似年味情结的人,不在少数。于是,我们按照微信地址,冒着雨,要了出租车,直奔“年味”主题餐厅而去。群里的中国人异国相见,分外亲切。原本小圈子说话的游客,坐在一起,热热闹闹,仿佛一家人团聚,心里顿感团圆的年味有了。上烤肉,有咸有辣有烟火。再上白酒,也就有点年夜饭的意思了。

用餐到最后,有人按照春晚的尾声那样,唱响了《难忘今宵》。

--> 2021-02-12 刘纲要 1 1 湘潭日报 c46132.html 1 年味“生物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