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2月19日

养老院里感受幸福年

本报记者 王超

“看,我剪的牛多神气。”

“是,祝你牛气冲天!”

听了好姐妹的夸奖,78岁的陈秀英开怀大笑。为响应政府号召,今年春节陈秀英老人主动留在养老院过年。农历新年第一天,她就抱回了一个大奖——锦德养老院剪纸比赛优秀奖。

陈秀英居住的养老院,位于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因为服务质量好,院长特别细致负责,许多老人争相入住,甚至过年都不愿跟儿女回家。“加上那些子女在外的老人,今年有40多人留在这里一起过年。”院长杨泽栋介绍。

为让养老院里的老人度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杨泽栋和姐姐杨语娟早早动起心思来。他俩边上网找视频编排节目,边为每位老人精心布置房间,并提前10多天为大家购置了过年用品。

说起在养老院过的第三个春节,袁凤舞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两位小院长准备了很多活动,唱歌、套圈、剪纸、吹气球……气氛很好。”虽然已年过七旬,但老人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们来到他的房间参观。

袁凤舞老人的房间,陈设简单,但家具、家电、洗浴设备、取暖设备等一应俱全。在老人的床头,安装了一个红色呼叫器,晚上如遇突发情况,只需按下呼叫器,管理人员立马就能赶到。

和很多老人一样,袁凤舞最初对入住养老院是抵触的,他担心住进来后子女就不管自己了。4年前,碍于各种原因,他半推半就住进了养老院,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袁凤舞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在这里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随时会有医生过来看;每逢重大节日,养老院还会举办各种活动。院长、护理员时常带着我们与家人打电话、视频聊天,我们的感情非但没冷淡,反而亲近了不少。”袁凤舞说。

为了不打扰老人休息,我们来到三楼探望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开虚掩的门,94岁的金仁虎老人盖着小被子坐在火炉边打盹,一旁的护理员张兴安正在帮老人收拾床铺。张兴安说,留在养老院的90%以上都是失能失智老人,今年她本来答应了丈夫、孩子回湘潭县河口镇老家过年,但一想到自己走后这里的老人没人照顾,她立马改变了主意。“虽然今年又没回家,但在这里陪老人们一起过个热闹年,让他们得到细致的照料,替社会分点忧,我觉得挺值得。”张兴安笑着说。

记者手记

孤独感少了,温馨“味”浓了

一位业内人士曾说,看老人在养老院住得好不好,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用鼻子闻。起初,我对这话不太理解,随着与养老院老人打交道次数的增多,才渐渐明白它背后的深义。

春节期间,我们在基层走访时发现,养老院里闷涩孤独的气味少了、干净温馨的“气味”多了。如今,不论是日间照料中心,还是养老院,在照顾老人生活起居、注重医养结合的同时,更加关注老人们精神世界。例如,有的养老院定期举办各种娱乐和文体节目,有的则与志愿者合作,开展包括陪聊天、心理疏导等服务,让老人们的身心找到归属感、生活过得有质量有尊严。

走访中,多位老人告诉我,他们原本有些惧怕“集体生活”,生怕被家庭“抛弃”,但在社会的悉心关爱下,在养老护理人员的真心付出中,他们渐渐体会到了人间真情,内心慢慢地由抗拒到接受再到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如何让老人特别是特殊老年群体过得顺心和温馨,更体现政府的作为和担当。在锦德养老院,我们欣喜地看到,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 2021-02-19 本报记者 王超 1 1 湘潭日报 c46176.html 1 养老院里感受幸福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