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88年2月10日
人物:张铁强
晚上8点,离张铁强的列车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候车室里就已经排起了长队。突然有几个人从密密麻麻的队伍中挤到了前方,伺机插队。张铁强看了他们一眼,双手再次抓紧了前面兄弟的衣袖,干脆把整个前胸贴在了人家的背后。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至于前后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姑且不论。
1987年,张铁强和73个湘潭兄弟组成了一支装修队,一起来到新疆乌鲁木齐搞建设。要过年了,装修队派出5个人背着枕头铺盖,在开票前夜直奔火车站售票厅蹲守,这才买齐了74张2月8日从新疆到郑州,再从郑州到长沙的火车坐票。
2月8日那天,火车正点来了。随着火车滑过站台,候车室里涌出一大群人,带着视死如归的气势向尚在移动的一节节车厢冲去。火车刚停稳,车门旁就已是黑压压的人头,许多人就转而向窗户奔去。张铁强一行人的行李又多又大,只能眼看着别人或摩肩接踵地从车厢门挤进去,或从半扇窗户中爬进去,直到火车缓缓开走。
2月9日,剩下的人只得买了站台票,先进站再说。这次,队伍里有10多个人好歹挤上了火车,却因车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两个车厢间的弹簧已被死死压住,车都开不了。万般无奈,列车员只得高声喊着劝部分旅客下车,但显然无人响应。为了列车可以正常运行,列车员开始随机往车下扔行李,行李下去了,人才跟着下去。经过这一拨,张铁强所在的装修队还剩下60个人滞留原地。
想起前两天“战斗”的惨烈,张铁强只能苦笑。
深夜10点,张铁强一行人要乘坐的列车即将进站。他们站在黑暗的站台上,背着旅行包,提着装修工具,在寒风中等待火车。疲倦,饥饿,寒冷都在其次,挤不挤得上几分钟后开来的火车才是最焦心的。
远远的,一束晕黄的光伴随着汽笛声冲向人群。张铁强一行见状,迅速两两一组组成一个长形方阵,每个人都从工具袋里拿出了吃饭的家伙——砌墙刀,用外侧的手紧紧抓着扬了起来:“别过来!让我们上车!我们实在没办法啦!”张铁强和同伴们用湘潭方言一边大声喊着,一边快速朝缓缓停下的列车门靠近。人群也许并没听懂他们喊着什么,但看见砌墙刀,还是退开了一条道,保持着30厘米左右的距离围着这个方阵向列车靠近。
张铁强等人或快步往前冲,或碎步退断后,这一次,总算是齐齐整整上了车,有一半人还占到了座位。
很快,车厢里便人满为患,连厕所里都是人,动都动不了。张铁强坐在窗边的位置,正想开开窗透透气。结果刚打开窗,一个黑色布包便“嗖”地飞进来,把刚摆上茶几的方便面砸翻在地。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一个头戴皮帽的旅客已经敏捷地钻进了车窗,踩着他用布包开辟的道路跳到地板上,对朝他怒目而视的方便面主人道声“包涵”,便从容找位置去了。这位旅客到站太晚,车门已关,见开着一扇车窗,便果断地扒窗。想想他为了不误车冒着生命危险,别人也不好生气了。
窗外的景色变换越来越快,来自天南海北素不相识的旅客就座几分钟后即称兄道弟、海阔天空了,整个车厢内充满浓浓的烟火气息,张铁强也在这个氛围里,暂时将从郑州转长沙的忧虑抛诸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