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年1月29日
人物:李德东
“留下吧,深圳也是你的家!”……
广播在深圳火车站的上空密集地响起,试图劝离不断向候车室方向涌动的人群。显然,广播收效甚微,人们都有备而来。
李德东在来火车站的出租车上就听到了这句温情的号召,可这会儿他还是出现在了火车站东广场上。他看了一眼表:2008年1月29日上午8时44分,离他的列车发车时间还有12个小时,离大年三十还有8天。
虽然一个月前已买好火车票,虽然是在10摄氏度的深圳,李德东仍然感受到了寒意逼人、心跳加速,新闻铺天盖地袭来,他慌了:“南方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冰灾”“电力中断、通讯中断、道岔封冻”“京广线、京九线受灾严重”……李德东的家乡湖南是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深圳开往湖南方向的列车几乎全部停运。
一小时、两小时……队伍从一动不动,到龟速移动。到了第7个小时,李德东才从临时安置点的队尾排到队中。直到当晚11点多,车站工作人员呼喊的车次号,让李德东从瞌睡中一惊,他一手举着票、一手抱着胸前的大背包,一路从进站口被人群推搡着,带到了火车上。
列车从站台上呼啸而过,隐没在身后的,是李德东打拼了4年的深圳,以及仍然滞留车站的近10万异乡人。
幸运的李德东不仅上了车,还找到了一个安身处,身材魁梧的他,半边屁股落了座。许是心头大石终于放下了,又或是火车速度异常慢,让他困意袭来,挤在人群中的他很快就打起盹来,再惊醒时,列车已驶向韶关站月台。
他眯着眼往窗外瞧,这才见着了冰灾的真相。
大雪覆盖了一切,天地相接处已不分明。只是月台上等待的旅客衬托出了列车的行进轨迹。火车还未停稳,远处一群黑乎乎的人影向列车奔跑而来,他们担着水桶、簸箕、热水壶,一路吆喝着,车上的人才发现,是来卖方便面、茶叶蛋和热水的当地村民。
“方便面30元一桶,热水10元钱一杯……”2008年,方便面的零售价是3.5元左右,旅客们一边大声抱怨,一边掏钱,掏慢了还抢不到。为了维持秩序,无法正常通行的列车送餐员跨下列车,沿窗叫卖,虽未涨价,安抚了人心,可物资远远不够,很快也被抢购一空。
这场冰灾来得太突然,当时的人们还未准备好,一场大考就从天而降,既考能力,也考人心。
李德东在这场考试里,考出了坐公交车的心情:列车速度慢不说,逢站必停,开窗太冷,关窗又太闷。列车广播里不时传来前方紧急抢修的消息,归期难定,旅客们的情绪从最开始的庆幸,到后来的焦躁、愤怒,直至归于理性。
在那个充电宝还未普及的年代,素不相识的旅客们开始商量着轮流关机,以节省电量。每个人的电话都成了公用电话,随身携带的零钱成了共同财产。李德东正处壮年,坐了两个小时后便将座位让给了一位妇女;旁边的女大学生钱不够了,邻座拿出了20元钱;还有一些初次见面的年轻男女,互留了联系方式。
从韶关离开10个小时后,风雪才卷着列车到达郴州。这里是南岭山脉以北,冷空气遇山折回,全堵在了以产煤闻名的郴州,李德东再也不用担心像往年一样,钻一鼻子煤灰。大雪覆盖了煤矿,也压弯了电缆,列车每往前重新挪动,就能见着铁路抢修人员匆匆退开。
直到列车驶过南岭隧道,一切豁然开朗起来。南岭南边没有了大雪覆盖的痕迹,列车的速度也明显快了起来。
哐当,哐当,哐当……26个小时后,列车到达湘潭站。
李德东迫切地下车、坐上一辆的士、回到板塘铺的家中。和妻子拥抱的那一瞬间,那一年的风雪,和列车上的陌生人,全都消融在了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