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2月19日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19)

红色家祭

陈冠军 喻名乐

(接上期)

“孩子——”

“爸——”

“孩子,岸英,我的孩子!”

“爸爸!”

1946年元月7日下午,一架从莫斯科起飞的客机在延安机场降落。机舱徐徐打开,一个高瘦的身影出现在舱口。对于早已等候在机场的毛泽东来说,这个身影是那样陌生——第一次见到这副真实的身板;但这个身影又是那样熟悉——看过他的照片,而且看了很多次,在梦里更是见过许多回。是他吗?真的是他吗?不错,就是他。虽然已经整整19年没有相见了,但那脸庞、那姿势,和儿童时代没有太多的变化,与照片中的他是那样吻合,与我自己也是十分地相似。不用别人介绍,毛泽东一眼就认出了,在舱口倚门眺望的人,就是日思夜梦的儿子岸英。他不顾自己多日的疾病,用足力气大声呼喊着儿子的名字。

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听到在儿童时代经常听到、在梦里经常听到、在心里经常听到的那声亲切呼喊,毛岸英在人群中搜寻的目光一下就定格到了毛泽东身上。他快步走下舷梯,飞也似的向毛泽东跑去,那一声声“爸爸”像要把心底里的喜悦全部释放出来。

毛泽东甩开江青的搀扶,努力地大步迎了上去,早早地就张开双臂,像多年前一样迎接扑向怀中的儿子。这对分别了将近20年之久、历经了无数生死磨难的父子,终于又一次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

毛泽东和江青的6岁女儿李讷,欢快地跑过来,扯着父亲和岸英的衣服,对着岸英甜甜地叫道:“哥哥,哥哥——”

“哎——”岸英答应着,松开父亲,弯腰抱起李讷,像陀螺一样飞快地转着圈,说,“我知道,你就是小李讷,是我们家的开心小宝贝哟。”

李讷被逗得“咯咯咯”地开心大笑,毛泽东、江青,以及前来接机的其他人,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在众人的笑声中,毛泽东一反近来恹恹的病态,一只手抱起李讷,另一只手握住岸英的小臂,就像多年前怀抱岸青、手牵岸英一样,大声说:“走,孩子们,我们回家!”

“回家啰——”

“孩子,回到祖国,什么打算?”这天夜里,简单的家庭聚餐之后,毛泽东处理完手中的事务,回到自己的卧室。卧室非常简陋,只有一张普通的木床、一把粗糙的木椅、一张老旧的木桌,木床的对面,靠墙立着一个书架。书架又高又大,差不多占据了整整一面墙,架子的每一层都塞满了书籍。岸英吃过晚饭就来到了这间卧室。这是毛泽东的卧室,一般人是不宜进去的,但岸英不同,岸英是他儿子,是他分别了19年的亲生骨肉,父子俩有太多的话要谈,有太多的情要叙,有太多的思念需要表达。所以,毛泽东谢绝了中央办公厅给岸英安排住处的好意,把他留在家里。他要像从前那样,陪儿子同床而睡,和儿子谈心叙情。江青主动将自己放在房中的物件捡了出来,方便他们父子相处交流。岸英呢,回到了祖国,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他知道,父亲的事情多,压力大,不宜太多打扰。但禁不住这多年的思念,也想和父亲多一些独处的时候,想对父亲倾吐这19年的经历与苦楚,想聆听父亲的指点与教诲,想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愿望。所以,他非常乐意与父亲住在一处、睡在一起,甚至希望能像儿时一样搂着父亲的脖子进入甜甜的梦乡。所以,晚餐以后,他只在窑洞附近稍微转了一转,就一直待在这间卧室里看书。

(未完待续)

--> 2021-02-19 陈冠军 喻名乐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19) 1 1 湘潭日报 c46195.html 1 红色家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