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2月19日

砂湾里的砂子

张岱

湘潭十八总壶山下的砂湾多砂。该处砂细而纯白,不含潮泥,最为做瓦和做砖者所喜。清及民国时砂湾一带多粮食行,砂湾的砂场也只是作堆积货物的货场。砂湾的砂大放异彩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

当时“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四路子的地方做红砖。砂湾一时便热闹起来。河里每天有一两艘木船挖砂。当时湘江里木船基本上是夫妻档。挖砂时,先靠岸边横着锚好船,然后在船上横放一跳板,并在桅杆上面置一滑轮装置,男的用一长竹篙下面固定着带漏眼的挖砂铲,猛地一下扎进砂中,然后女的扯绳子,不一会儿,一大铲砂水淋淋地从河底被挖上来。长年的日晒雨淋,男人的皮肤晒得黑红,汗珠从皮肤滚下来,一点也不沾滞。胸肌和臂肌满是力量,装满船舱也只要大半天的功夫。砂场偏又是市民戏水玩砂的好去处。一到夏天,满砂场都是人,只见人头攒动,赤膊晃动。水下砂子一挖走,本来平缓的江底便出现了一个个陷阱,不识水性的人每年都要搭进去几条性命。

当时砂子不值钱,只一元钱一方。好多生产队便组织人马自带箢箕、扁担、筢头来河边挑砂,然后用手扶拖拉机运走。居河边的人也从河里起砂,堆在岸上一堆一堆的。本来平坦的河岸,便留下了一个个大小深浅不一的砂坑。偏偏细伢子又喜欢在砂坑里玩,一遇暴雨,砂坑不时塌方,害得大人经常提着心,生怕细伢子被砂埋了。

1973年,湘潭和全国各地一样办起了向阳院。向阳院没钱,男女老少上下发动,各自带工具到河边挖砂。人多力量大,一时砂子堆在路边老高。四院的黄院长最为吃苦耐劳,一人担得最多。后来四院靠卖砂钱买了一台韶峰黑白电视机,每天放电视时,街上坐的站的水泄不通,一时蔚为大观。

现在砂子没人挖了,但游泳戏水玩砂的人还不少。尽管如此,较当年还是少了许多况味。

--> 2021-02-19 张岱 1 1 湘潭日报 c46196.html 1 砂湾里的砂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