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2月24日

乡村保洁“夫妻档” 环境整治“大功臣”

本报记者 黄武平

春节假期后,湘乡市中沙镇桂花村集镇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2月22日,集镇区保洁员左国谷说,除阳历4日、9日赶集,平时街面上人、车不太多,垃圾清扫、转运量不是很大。但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天天像赶集,他和老伴从早到晚都在忙碌,有时还得请儿子帮忙转运垃圾。

左国谷担任集镇居民区的保洁员已十余年,还有横穿集镇区的约2公里县道,以及旁边的桂花河都是他的责任区。一直以来,他和老伴是“拿一个人的工资、两个人做事”,而且报酬也不高。尽管如此,夫妻俩非常敬业,每天起早贪黑在街边、路边、河边忙碌,谁家的垃圾桶满了,河道里有什么漂浮垃圾,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收集、转运或打捞。不知从何时起,居民给左国谷起了个很亲切的绰号——老汉,除非年纪很小的孙辈叫他“爷爷”,其他人总是习惯称呼“老汉”,他也乐在其中。

“以前,居民的环保意识没这么强,个别人总是随地乱丢垃圾,自觉给垃圾分类的事更不用奢望,但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左国谷说,都是乡亲,对于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住户,只能反复上门劝导,他很少与人争吵。还有些人将大宗垃圾或废弃家具丢到不显眼的陡峭河坎边,他和老伴每次要耗费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来打捞,且存在危险。近几年来,镇、村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各项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分类的自觉性逐渐增强,随地乱丢垃圾的情况越来越少。

与左国谷夫妇一样,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夫妻档”,在湘乡市乃至湘潭市范围内不胜枚举,他们年纪相对偏大,以中老年人为主,身体健康、责任心强。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报酬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艰辛付出和优异成绩同样受到广大干群的肯定和赞颂。

湘潭县易俗河镇谷洪村地处车水马龙的107国道旁边、享有“都市后花园”美誉的梅林桥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复杂性不言而喻。村民何少奇、唐泽新夫妇担任村里的保洁员已9年多。其中,何少奇“中途离职”,到县城某企业当了5年保安,只是偶尔回家帮帮妻子;去年8月,何少奇又被村里邀请回来,重归乡村保洁“夫妻档”。在他当保安之前的4年里,夫妻俩是“拿一人工资,两个人做事”;而现在则是两份工作、两份工资,不过工资标准不高,每月共计才几百元。

2月21日,艳阳高照,到谷洪村一带踏春郊游、休闲垂钓的市民一拨接一拨。村内约1.5公里长的“老紫荆河”岸边,又聚集了众多钓友,何少奇夫妇和往常一样,早早就准备了多个垃圾桶,然后不厌其烦地去收集垃圾、劝导游客。

何少奇说,“老紫荆河”是多年前紫荆河改道后留下的一处沼泽地,非常适合休闲垂钓,如今每逢节假日这里非常热闹,成为他和妻子保洁的一个重点。

目前,何少奇夫妇的保洁责任区除了“老紫荆河”,还有11个村民小组260多户、2个休闲游乐场,以及约5公里村组道路。夫妇俩分工合作,妻子唐泽新主要负责路边、水边、屋边零散垃圾的清扫及文明劝导等,何少奇则负责上门收集、转运垃圾,各家各户基本上每两天一个轮回;另外,还要视情况抽时间去打捞河道里的漂浮垃圾,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谷洪村主任介绍,何少奇做事认真负责、深受干群爱戴,他们“夫妻档”保洁配合默契,保洁效率高。可以说,“夫妻档”保洁员已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 2021-02-24 本报记者 黄武平 1 1 湘潭日报 c46403.html 1 乡村保洁“夫妻档” 环境整治“大功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