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2月28日

牛年说牛

楚国良

每每回到故乡,喜欢流连于田野村舍,和儿时的玩伴聊聊农事。春节前夕,回到家乡,乡亲们谈牛与牛年的话题又多了起来。回到家中,夜不能寐,索性爬起来,记录下心中听思所感所悟。

牛承载着历史

“牛”,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牲畜,位居六畜之首,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经济社会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代甚至还出台过关于牛的法律文件。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秦国的“厩牛律”,说的是在每年的正月、四月、七月和十月四个月,对各家养的牛从品相、健康程度等进行评比,奖优罚劣。随着朝代更替,人口增加,经济不断发展,作为粮食的最有力“制造者”,耕牛的地位与日俱增。

中国“年”的概念,大约起始于新石器时代。当时我们的祖先以农林牧渔为生,所以“年”的初义来自农业。古书上有“年,谷熟也”的说法和“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的记载。因此推断当时的“年”,一与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有关,二和农作物生长成熟的周期紧密相连,三是把庆祝丰收的日子称为“过年”。

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早流行于我国北方从事游牧狩猎活动的少数民族地区。“十二生肖”纪时历法,最晚也形成于我国的汉代。

“牛”作为人类驯化最早的动物“朋友”,为何在“十二生肖中”位列次席?这与动物的习性与活动规律有关。丑时(凌晨3-4时),牛吃饱草肠胃“反臼”,正忙着消化,所以“丑”就与牛搭配,组成了“丑牛”。

牛记录着乡愁

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务农。那时的生产水平低,大多靠人工劳作,牛作为农耕生产力的一员,是非常受重视的。每个种田人家都会养牛。牛可拉犁、拉耙耕田地,又可拉车运粮、运物。母牛还能每年产一牛仔,卖了换钱当学费、补贴家用。

那时,我们家成人少孩子多,我又是“满崽”,看牛的重任,自然而然地就落到我头上了。我年龄虽小,但干活不含糊。如果是一个人,我就把牛牵到田埂上去放,一只手牵着牛绳,全神贯注地看牛吃草,以提防牛抵不住诱惑,甩头吃田埂两边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作物。如果一帮小伙伴一起放牛的话,就会将牛都牵到一个草好又开阔的地方,轮流留一个伙伴看牛,其他的人一起玩各种游戏,每次谁输了谁就去轮换看牛。在那个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的年代,倒也是别有一番乐趣在其中。

等牛吃得饱饱的,回栏前还得给它洗澡。直接牵到水塘边,它自己就会迫不及待地冲下塘去,畅游一番。有时候牛身过脏的话,我们还会抓起一把干草当刷子,自己也直接跳进水里,与牛共游,顺带把牛身擦洗得干干净净,让牛泡舒服了,才牵回栏。天热有蚊子,还要拿一把干草点燃,上面盖些早上从牛栏清出来的湿牛粪,熏出烟来,以驱赶蚊子,让牛可以睡个好觉!总之,对牛是极尽伺候,就差跟牛睡一起了。

牛蕴含着品格

牛的勤劳、负重和无怨的高贵品质,早已印在我的心中。我想,牛的这种高贵品质,不正是当今时代我们每一个奋斗者的真实写照吗?!

在我们周围,活跃着许多有着牛的品格和秉性的人物,如敢于开拓创新的“拓荒牛”,吃苦耐劳的“老黄牛”,认准真理而不退让的“老犟牛”,年轻而不畏困难艰险的“初生牛犊”……

忘不了,庚子年疫情严重,是我们的白衣战士毅然冲锋在前,不畏死亡,用自己的生命挽救患者的生命。这是一群冲锋的牛啊!

还有社区的志愿者、一线的扶贫干部和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开拓者,在这一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了不起!

2021年正值牛年,让我们以“三牛”精神鞭策、激励自己,以新的姿态昂然奋进在人生路上。

--> 2021-02-28 楚国良 1 1 湘潭日报 c46560.html 1 牛年说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