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历史的长河,总有些故事让人铭记在心,总有些感悟让人难以释怀。登临望衡亭,各种思绪,随远处的山,若隐若现,如湘江的水,来来去去。
望衡亭屹立于湘潭壶山之上。走进望衡亭如同走进画里。凭栏远眺,西南云气、百里涛声直奔眼底,北去的湘江为壶山巨石所阻,在这里拐了个大弯。每当端阳水起,湘水一改温婉的淑女形象,咆哮着,浪花追逐着,掀起拍岸狂澜。巨大的漩涡一个接一个,令人心胆为之战栗。
至若春和景明时节,几行野鸭从杨梅洲方向顺水漂来,遇得轮船惊扰,野鸭用蹼划水,奋力鼓着翅,齐刷刷地向远方飞去。最后在天边形成几个黑点,渐而没入天际,只给游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到夏天,亭下的沙湾是消夏戏水的好去处。只见满河是人,笑声、击水声回荡在江面上空。过去,每年河伯总要招几个人去。多年前,有十多个居士发慈悲心,在河边做了法事,并铸南无阿弥陀佛几个斗大的字悬挂在大堤壁上。说来也怪,连续几年安然无事,游人安享江水清凉。
秋天来了,壶山上的红叶倒映在幽深的寒潭之中。一二渔翁荡着小舟,钓于碧水之上,静影沉碧,渔歌唱晚。直到太阳完全落山了,人还在暮色中发呆。
冬日来临,从亭上望去,空濛一片,远山隐隐的只有一条线,脚下的湘江也像犯了错的小孩一样安静,低着头大气也不出。这时倒想起雪落原野千家静,梅发新枝万户欢的妙处来了。
走进亭中宛如走进了历史的深处。认识的不认识的古人排闼而来。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在潭州驻军时,曾在此处建钓鱼、望岳二亭。壶山有幸因此又名陶公山。
到了唐朝,这里故事骤然增多。褚遂良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贬至潭州。某日他舍舟登亭并顺访壶山上的石塔寺,他预感到唐必有变故,遂留下大唐兴寺四字于寺内。至今匾额犹存。
唐时诗人杜甫溯湘江而上,在此留下了“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的千古咏叹。
诗人韦迢曾在此以“湘江一夜黄”与杜甫相唱和,因此,此亭又叫黄叶亭。明清时此处建有观湘楼。
到清末,此处又迎来一位奇女,秋瑾。因她夫家就在此处不远的义源当铺。她常来此处凝眸。面对异族当道,神州陆沉,她在此处留下“已是秋来无限愁,哪堪秋里送离舟,却将满眼汪洋泪,并入湘江一处流”的满腹愁情。
到民国年间,此处一片荒榛。“国军”师长湘潭人王杰俊,于1928年主持拓宽街道。事成,倡议重建该亭以作纪念。于是,纯以石构、上下两层的方形之亭巍巍乎立于孤石之上。王将军在围剿红军的战斗中阵殁,邑人于亭下立衣冠冢以为念。“文革”中碑被推倒,现在冢已平,碑移位于墙边。
走进亭中,还看见湘潭古城的繁荣。亭下的沙湾从明末开始即为粮食行集聚地。据县志,“民国”二十三年,沙湾有粮食行五十户,资金七万九千多元,全年营业额二百五十九万多元。当时一元可买一担米,可见金湘潭、小南京不是浪得虚名。因为粮食行,沙湾宽裕粮行收了一个叫毛石三的学徒。据说他在此写下了“河水洗沙洲,湘江不住流。人住吊楼下,何日才出头?”少有大志,终成大器。此君日后开天辟地,当上了国家主席。
在亭中徜徉,徘徊,岁月无声,江河有浪,去的默默地去了,来的仍不急不徐地来着。在这去来中,只有我一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而这一亭,与江堤一线,江水一泓,渔舟一点,远山一抹,在历史的永恒中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