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从文化旅游到医疗教育,从公共资源交易到生态环保,历经数十年的探索,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成员,湘潭正大力实施“双进”工程,通过向北推进,“两翼”跟进,加快核心区域建设,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加速发展。
擘画融城发展新蓝图
“双进”工程是指通过“北进”,积极推进雨湖区、岳塘区、湘潭经开区向北发展。通过“西拓南延”,支持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两翼”紧跟并进,增强中心城区对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做强城市经济,做大规模体量,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城市功能,通过城市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吸引更多资源涌入湘潭,推动湘潭全域融入长株潭核心增长极。
“‘双进’工程为湘潭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明确空间发展方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副书记、局长王峰介绍,在空间规划上,湘潭将从四个方面落实推进。
一是将湘潭市区、湘潭县、韶山,以及湘乡中心城区和部分地区划入1.75万平方公里的长株潭都市圈范围;推动湘潭经开区与湘江新区统筹发展,作为长株潭融城发展先行区,并优先保障都市圈和先行区的发展空间需求。
二是形成“一湾、一圈、三带、多节点”的城镇空间。以主城大湾区为发展极核,城区构建“一湾引领、双城驱动、一片整合”的主城区结构;北部新城以湘江为湾,九华、鹤岭、昭山一体两翼,产城融合;南部老城雨湖、岳塘一江两岸,魅力引领,整合天易、杨河片共同形成城市核心极。同时以城市核心极为中心,向外构建北进、西拓、南延三条发展带。北部科创发展带,沿湘江两岸对接长沙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湘江新区;西部综合发展带,沿沪昆高速、G320等多条交通廊道串联韶山市和湘乡市;南部新经济发展带,沿107国道、莲花大道联系湘潭县,强化中心城区对县市的辐射带动。
三是整合产业功能区,形成南北两大高能级平台。北部整合湘潭经开区、湘潭综保区、雨湖高新区、湘潭大学城形成“大科创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北进对接长沙;南部整合湘潭高新区、天易经开区、杨河产业片区形成“大智造谷”,对接株洲;市域重点发展韶山高新区、湘乡经开区及岳塘经开区三个特色省级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及多个乡镇特色产业节点充分拉动湘潭县、湘乡、韶山的两翼发展。
四是规划长株潭城际轨道西环线,串联湘潭火车站、河东中心区、天易经开区,连接至株洲西站,共建“轨道上的长株潭”。构建“四纵三横三联”长株潭高速公路体系和完善的市域快速路体系。市域层面构建交通“一张网”,中心城区至各重要城镇规划1-2条市域快速路,形成“九横九纵”国省干线网,推动融合市域的城乡、产业、旅游网络体系。
构建产业协作新格局
长株潭一体化,离不开产业发展一体化。
长沙雨花经开区与韶山高新区共建的“飞地园区”快马加鞭建设;中联重科与湘潭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湘潭经开区打造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在长株潭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市产业协同正加速推进。
在此基础上,今后,我市将继续强化湘潭向北产业衔接。市发改委副主任严湘波介绍,“产业同兴”中明确提出,推动三市及所属县市区、园区之间的战略合作协议落地,支持“飞地”园区建设与发展等5项具体工作任务。在2021年重点工作合作事项中明确提出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三市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发展韶山至井冈山铁路沿线旅游产业、推进三市产业协同等具体事项。进一步优化长株潭三市产业空间和功能布局,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出重点建设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轨道交通、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电机电磁驱动)、先进储能材料、航空航天、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含高端医疗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这些都是湘潭产业发力的重点。
“两干一轨”是促进长株潭三市形成半小时交通圈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两干一轨”沿线产业布局规划研究,加强土地利用管控,有序推进开发。
对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落实相关要求,加强“两干一轨”两厢规划和土地管控。该局重点抓好布局研究和详细规划编制,开展“两干一轨”沿线经济走廊发展专题研究,打造两条长株潭融城的科教创新、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的功能复合的绿色经济发展带,同时编制完成了潭州大道两厢控规整合提升纲要和芙蓉大道两厢绿心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及风貌引导、土地梳理和规划控制各方面提出要求,形成“两干一轨”两厢规划管控“一张图”。
在土地供应方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坚持市场化配置原则,把握土地供应时序、节奏、空间和数量,有效盘活存量;严格执行土地定价机制,土地价格与长株接轨,注重完善周边功能配套,加强策划包装,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在土地利用方面,该局将强化监管,实行土地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动态监管;依法设定开发建设要求、标准及违约责任,并将相关内容纳入土地出让合同;严厉查处违法用地和建设行为,确保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法定程序审批。
展现项目建设新作为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目前,三市融城已经进入加速期,长株潭区域一体化也迈入全方位协同、加速度推进、实质化的融合新阶段。接下来,我市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双进”工程。
严湘波介绍,市发改委将认真抓好三十大标志性工程,重点加快推进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建设,全面落实“湘潭向北”发展战略。同时,着力调度“双进”建设项目,牵头组织“迈好第一步 项目论英雄”竞赛活动,对省、市重点项目以及竞赛活动项目中涉及“双进”专项工作的,加快推动项目实施,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动“双进”基础跟进、产业跟进。
市住建局调研员莫永恒介绍,该局将围绕省市战略策划项目,优化城镇格局,按照“双进工程”和“双城驱动”要求,围绕“一湾一圈三带多点”城镇发展格局,紧扣“三市融城一体、市政基础设施、城乡环境治理、民生实事办理、安全隐患消除、产业配套服务”六大重点,编制《湘潭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湘潭市“十四五”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全市城乡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库,科学策划,精心包装,强力推介,滚动更新,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省规划笼子。同时,紧扣融城要求铺排项目,推动区域一体。2021年铺排城乡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82个,力争完成投资133亿元,重点按照城城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要求,做好“建点、联线、覆面”的工作。“建点”,即着眼于提升经开区城市价值,启动黄家湾融城社区建设,探索政策激励措施,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交通一体化、产城一体化、商住一体化、智慧社区、未来社区、生态社区”的“三体三化”长株潭融城示范社区。“联线”,即强力实施长沙新韶山路-湘潭昭山大道、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伏林大道等项目,强化长潭联通;加快G320绕城线、G240韶山至湘乡、姜道线、莲花线一期等项目续建,加强市县联通;推进滨江路、西二环建设,促进市内联通。“覆面”,即深化黑臭水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九华医疗健康城、十八总河街等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供水、停车场及城区“断头路”等市政公用设施补短板建设,切实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作为“双进”工程的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加强组织协调。横向与各责任单位共同建立“双进”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专人专抓专管。纵向与省直相关部门加强汇报,争取各方大力支持和业务指导。向下加强指导,通过规划统筹和引领推动“双进”工程的实施。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印发市级的“双进”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双进”工程的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人、工作举措及任务进度安排。建立月调度、季通报机制,确保“双进”工程扎实有效推进。强化督查评估。建立半年度、年度工作专项督查和考评制度,将各单位推进“双进”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在年中进行一次督查,年底组织工作评估并向市委、市政府作全面汇报,确保“双进”工程的各项安排部署真正落地落实。
短评:
从湘潭到长沙,可以坐高铁、城铁,自驾可以走高速、快速干道,最快只需10多分钟,最多需30分钟;只要先备案,用湘潭医保卡便可在长沙直接入院结算;湘潭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长沙名校资源……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长株潭一体化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而随着长株潭一体化加速,融城带来的福利还会更多。
随着“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长株潭一体化被赋予重大使命,长株潭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日前,长株潭三市审议并签署了“1+3+10”共14项文件,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
走进春天,拥抱春天。湘潭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大力实施“双进”工程,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根据安排部署,“双进”工程主要着力规划跟进、布局跟进、政策跟进、基础跟进、产业跟进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为湘潭“怎么融”指明了方向。沿着这个“路线图”,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一件事抓落实、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抓招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地,才能让“融”“合”理念在湘潭开出最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