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记,您辛苦了!请您留下来,再干几年!”日前,一封按满161个红手印的联名请愿书,被送到湘乡市委组织部。写下这封请愿书的是湘乡市中沙镇公略村村民代表,他们提出了一个深情的诉求,希望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志强留下来。
大山深处刨“穷根”
湘乡市中沙镇公略村是著名将领黄公略故乡,这里地处偏远,山高路陡,海拔710米,是湘乡市自然条件最差的行政村之一。
2018年3月,湘乡市水利局干部张志强被派到这里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公略村面积10.3平方公里,村头到村尾直线距离约7.3公里。初来乍到,张志强对村里的情况不熟悉,于是采取最务实的办法,花了几千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困难户的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整整一个月,他做到了92户贫困户走访全覆盖。
“村民们当时的生活现状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张志强说,一轮走访下来,他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村民富起来!
要致富,先修路。与村“两委”商量后,张志强决定,先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抓起。通过多方争资争项,张志强为村里争取到资金500余万元,两年来,陆续完成拓宽硬化路面11.85公里,建设高标准大山塘4口,硬化水渠1500米,同时建设了高标准村级卫生室,解决村民出山就医难。
由于总是骑着摩托车四处奔波为村民跑腿办事,张志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摩托书记”。每当看到他骑着摩托车经过,村民时常会拦车“吐苦水”,偶尔也会蹭一下“顺风车”。
有一次,村民熊沛芳在搭“顺风车”时反映,家里水管压力不够,水量不足,饮水成了全家最大的难题。
张志强通过大量走访发现,存在饮水难的不止熊沛芳一家。由于公略村海拔较高,集中取水点分布较远,多户村民共用一口水井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到秋冬干旱时,村里将近一半的农户为饮水发愁。于是他积极奔走,多方争取资金政策扶持。2018年,在湘乡市水利局的支持下,张志强带领当地群众掘新井、筑水塔、铺管道,新修了5处饮水工程。如今,甘甜的山泉水变成自来水,村里近800人告别了饮水难。
基础设施改善了,如何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张志强又开始苦苦思考。公略村地处山区腹地,气候温润,有洋槐等丰富的蜜源植物,给养殖蜜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巧,贫困户熊吉庆因腿脚不便,不能外出做事,有在家养蜂致富的想法。于是张志强牵线公略村的帮扶单位,扶助熊吉庆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免费送蜂种、蜂箱,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目前已有7户人家加入养蜂合作社,熊吉庆因养蜂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被评为村里的“脱贫之星”。
随后,张志强又因地制宜,动员村民成立了楠竹种植合作社、养鱼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油茶林,养殖鸡、鸭、羊等。其中,楠竹种植合作社通过股份合作、楠竹收购、产品加工模式,已带动15户贫困户增收,每户最高年收益2.6万余元。同时,充分利用黄公略故居红色资源优势,在村部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将村民的农副产品变现。
张志强驻村这三年,公略村一年一个变化,由过去的深度贫困村一跃成为先进村,先后获得中沙镇党委、政府村级绩效考核工作先进单位、群众工作湘乡本级民调进步奖、民调排名奖、城乡环境卫生同治工作市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全村92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联名请愿留“书记”
“什么?张书记要走?”前段时间,听闻张志强的驻村帮扶三年期限已到,即将回到原单位,村里出现不小的“骚动”。“这么好的书记,怎么能走呢?”“听说马上就要交接了,我们要想办法,把张书记留下来!”
一阵商量,村民决定用一种最朴实的方法,写一封联名请愿书,来挽留他们最想挽留的人。村民熊吉庆自发带头,虽然识字不多,还是用歪歪扭扭的字连夜赶写了一封,请打印店老板打印了一份,然后揣着这份请愿书挨家挨户地找村民签字。签名过程很顺利,每到一户,村民毫不犹豫地签了字。有的老人不会写字,就直接按下手印。一天跑下来,请愿书上已经写得密密麻麻,熊吉庆数了一下,足足161个手印。
担心时间来不及,第二天清早,熊吉庆和两个村民代表,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专程赶到湘乡城里,将请愿书分别交给湘乡市委组织部和湘乡市水利局。“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我们还是想试一试,希望张书记能够感受到大家的诚意。”村民们说。
“没想到他们会这样做”,看到这封请愿书,张志强满满都是感动。他说,驻村三年,为村里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这都是职责所在,不值得如此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