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5月12日

本报记者 吴珊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南薰地下党支部:

4月初,湘乡市白田镇上扶村的南薰山上,一处天然的石洞被村民发现。一时间大家欢呼雀跃,上扶村原党支部书记、59岁的董伶兵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多年研究南薰地下党支部历史的他,终于找到了南薰地下党支部活动的旧址。

而在湘乡城区湘乡一中南校区的宿舍里,98岁的肖敬之还不知道石洞被发现的消息,他像往常一样,拿出一本简单装订但被翻出了毛边的《回忆录》,一边逐字逐句地研读着,一边遥想着当年在石洞中宣誓入党的情形,心中默念着:“乾坤颠倒换日月,农民翻身做主人。”

从1926年开始,这支在毛主席影响下建立的地下党支部,像革命的星星之火,照亮了湘乡市白田镇的革命道路。

一身“反骨”

1948年,25岁的肖敬之还是南薰乡中心国民学校的一名教书先生。肖敬之是肖家祠堂有名的“秀才”,年纪轻轻的他因为聪明好学,在祠堂赢得“助学金”,读了14年书。

和别的文弱教书匠不同,出身清贫的肖敬之有着一身“反骨”,他看不惯地主家里夏天树下乘凉、冬天围炉烤火,但贫农们却半饥半饱,顶着烈日下田,冒着风霜砍柴。肖敬之阅读了很多进步书籍,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新民主主义论》,“毛主席告诉我们,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应该是怎样的,这个国家的前途是什么等问题。我深受启发。”

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年轻的肖敬之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间疾苦,他带头揭露了当年伪乡长贪污500位民工修路款一事;饥荒时期,他要求地主平价卖粮,但地主却坐地起价。肖敬之愤而发动农民涌至地主粮仓,逼地主开仓放粮……这几件事让肖敬之在乡里名声大噪,同时也引起了李少奇的注意。

根正苗红

李少奇是谁?

旁人看来,李少奇就是上扶村一位普通的农民,其貌不扬。但他的另一个身份却十分隐秘,他是中共南薰区工委第四中队中队长。中共南薰区工委是怎么来的?这得从南薰地下党组织说起。

这是一支根正苗红的队伍。受毛主席创建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影响,毗邻韶山的湘乡凤音,成立了凤音党支部,这是湘乡最早的地下党支部之一。1925年,住在南薰山上的朱福枚、李杨庭与凤音支部负责人邹祖培接触;住在山下的王忠民、王日初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迅速在当地发展党员,同年创立了南薰地区第一个农村地下党支部——神泉支部。鼎盛时期,共产党员发展至60余人。

革命的道路艰难而曲折。1927年5月,湖南发生“马日事变”,反动军阀许克祥大肆屠杀革命志士及共产党员,神泉支部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60多名党员有的被杀害,有的被抓捕,有的被迫背井离乡,最后仅剩下王日初、王忠民、王少钦、王以秋、王晓仓、文斌6位党员,且所有党员亲属均受到牵连。

当时国民党悬赏捉拿王日初和王忠民,南薰地区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上级党组织指示王日初和王忠民迅速转移到湖北洪湖地区,保存南薰党组织的火种,革命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无论如何,南薰地区党组织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领导广大农民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中国共产党在劳苦大众的心里开始扎根。

革命火种

王日初和王忠民转移到洪湖之后,与洪湖赤卫队取得了联系,并开展游击武装斗争,但遭到国民党军队围剿,大部队作战略转移。王日初和王忠民已经暴露身份,国民党展开大肆搜捕,他们只能分散转移。

1930年之后,王忠民留着一脸深须,对外称“王胡子”,以算命先生职业作为掩护,遵循党组织指示,在南薰地区坚持地下活动。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情况才有所缓和。

而王日初与王忠民分散后,辗转回到湘乡,后来因当地豪绅告密,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追捕。王日初只能与家人分别,转移至宁乡西冲山的一座武侯庙中,以烧饭师傅的身份隐居3年。这3年他一直保持与党组织的联系,替党做情报传达工作。

就此,革命虽然屡屡受挫,却仍在曲折蜿蜒中不断前行,南薰地区的革命火种总算顺利保存了下来。

燎原之势

1934年,通过亲友的出面活动,冬月王日初从西冲山回家,接手指导神泉支部的活动,并陆续发展党员,南熏地区的朱福枚、李杨庭、王玄、王桃初等20余名党员加入后,建立了金薮、白田、茄护、大冲四个党小组。地下党组织的原则,一般不准党员发生横的联系,尽量只进行单线联系。很长一段时间,党的活动似乎处于“冬眠”状态,事实上,星星之火正在聚集,并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七七事变”之后,神泉支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精神积极行动,安排王玄发动进步教师和学生,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队”或自编剧本演唱,或组织宣讲会,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李杨庭则利用地下党员为管班的“湘剧团”演戏机会,穿插演抗日小节目和顺口溜,以此鼓励群众同仇敌忾,奋起抗日。

上扶村是南薰地下党的发源地,身为村民的李少奇在老地下党员的带领下积极参加革命,并于1938年入党,担任南薰区工委第四任委员。当他发现肖敬之既有斗争精神又有文化素养,就决定发展他为中共党员。于是与肖敬之接触,并宣讲共产党的相关理论和路线。

1948年,肖敬之在南薰山顶这个石洞宣誓入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当时只有介绍人李少奇和督誓人李杨庭两人,宣誓后便将誓词烧毁,也没有名册,党员的组织关系只记在上线负责人的脑子中,以防特务破坏和叛徒出卖。”肖敬之回忆。

和平年代

因为读过书、有文化,入党之后的肖敬之主要在党内做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但在湘潭和平解放之前,他也参加了一些战役。“虽然我军和敌军都有千余人,但国民党有新式武器,而我们总共只有十几支老式步枪,其余的都是标枪、柴刀、鸟铳。”怎样以弱胜强?老百姓们扯上红旗,拿起锣鼓,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围着山跑,到一处放一串鞭炮,打一枪又换一个地方。国民党军队只听到满山枪响,看到人头攒动,认为共产党的队伍兵强马壮,吓破了胆,自动缴械投降。“那一战我们俘虏国民党一个团近2000人,真是大快人心啊!”肖敬之笑称,他当时手上仅有一把柴刀,还是找别人借的,“不知道怕,心里只有‘胜利’二字!”

新中国成立后,肖敬之干回了自己热爱的老本行——教书。他任金薮花桥中学教导主任,1983年离休,多年来一直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

喜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肖老兴奋地提笔写下一副对联:“南熏星火,血色革命”。如今这幅字悬挂在白田镇政府的展厅内,与上扶村的革命遗址一道,无声地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1926年,那团从湘乡市白田镇南薰山上燃起的革命火苗,如今已成漫天遍野的燎原之势。据统计,至今年为止,上扶村有共产党员75人,白田镇的党员发展至1874人。

百年风华看今朝

--> 2021-05-12 南薰地下党支部: 本报记者 吴珊 1 1 湘潭日报 c50414.html 1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