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5月26日

探索文明实践的“湘潭路径”

——湘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丁白玉

初夏时节,一场场大雨,将天空洗得干净透亮。

放眼莲城大地,处处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片生机盎然。

2018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战略部署,我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逐步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的“湘潭路径”。

全市各级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且卓有成效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湘潭落地生根,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初夏的清风,吹拂着伟人故里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莲城300万百姓的生活,让文明成为“六个湘潭”最鲜明的底色。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到哪里——

拓展文明实践覆盖面

走进岳塘区建设路街道霞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社区里的惠民文化演出、读书会、理论宣讲会、居民娱乐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阵地。

只有建好文明实践的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近年来,我市厘清思路、明确标准、框定方向,在盘活阵地资源上下功夫,突出阵地意识,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的问题。

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22个市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市指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分别担任中心主任、所长、站长,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推行县(市)区委书记履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措施,落实开展一次建设工作调研、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解决一批试点建设中的问题、挂点联系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一场理论宣讲、撰写一篇调研报告的“七个一”具体措施,当好“一线指挥官”。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就建设到哪里。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内容、有经费、有活动、有成效”的“七有”标准,我市通过整合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景点等现有资源,将散落于全市各处的宣讲、文化、健身、科普、教育等多个公共服务阵地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文明实践延伸至城乡各个阵地、各个领域,实现“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种使用”,构筑起“遍布城乡、点线结合、群众便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当前,已经形成了韶山市韶山村、清溪镇火车站社区、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雨湖区湘大社区等一批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

为打破原来各部门服务基层不均衡问题,我市不断打破部门壁垒,全盘统筹安排,围绕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将散落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2068处服务场所、40多个网络平台等纳入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成为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学习模范、群众文化、技术技能、邻里相助、传承民俗工作平台,让分布于城乡大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串点成线,由“盆景”成了“风景”,最大限度惠及全市百姓。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借助“云上”资源,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破除了单个点位“信息孤岛”,在App中增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将涉及志愿者注册、招募以及实践活动发布、派单、接单、评比、积分兑换等功能“一网打尽”,方便群众在指尖上随时随地参与实践活动,逐步实现文明实践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国试点韶山市的基础上,湘潭县、湘乡市、雨湖区、岳塘区4个新增市级试点同步推进,以点带面,全域覆盖。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所64个、站890个、基地11个,实现了市、县、乡(街)、村(社区)全覆盖。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

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侵袭神州大地。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第一时间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阵地资源,成立文明实践防疫志愿服务队伍800多支,全市5万多名文明实践防疫志愿者下沉社区、村基层一线,编织起了一道守望相助、文明战“疫”的防护网。

这仅仅是我市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文明实践需要根植于心,更需要付诸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是志愿者实践活动能否正常开展、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持续进行的关键所在。

我市志愿者向来活跃。满城都是“红马甲”,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韶山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防疫志愿队、“小雨点”志愿服务组织、爱心车队等志愿者们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他们围绕文明实践“八大任务”,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道德讲堂等多个基层教育平台,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接单、制单、派单,并根据群众需求,深入开展主题党日、“党建引领+”、我们的节日、法律咨询、健康养生、阅读分享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

同时,我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身边威信高、口碑好的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新乡贤等骨干力量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激励广大社会志愿者积极投身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群众身边不走的工作队,让文明实践活动无处不在。此外,利用教育、科技、民政、司法等部门职能和专业优势,建立了科技、教育、文化、医疗、救灾、法律援助、后勤保障等专业志愿队伍,目前有110多家部门单位结合部门职能组建了相应的志愿服务队伍。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志愿服务在湘潭已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48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68个,志愿服务工作实现了市、县、乡镇、村组100%的全覆盖。

如今,“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生活的一种新追求。一系列暖心志愿服务正在我市次第推出。志愿者们围绕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平安建设、“六个湘潭”建设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规范化志愿服务,围绕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服务,围绕春节送祝福、三月学雷锋、清明祭英烈、暖心儿童节等开展集中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社会,社会回馈志愿者。我市还探索建设了志愿服务“爱心银行”,实现志愿服务时长的可存取可兑换,并同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爱心银行实体店,推行“爱心银行”服务嘉许,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文明实践、开展志愿服务的强大活力。

点滴细节之间,有一种力量在生长。这力量,来自这片红色土地日渐深厚的文明气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来,全市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万余场,服务群众320余万人次。文明实践呈现出聚人气、显活力、具特色、有影响的新局面。

用好“土教材”,讲活“新道理”——

创新方式打造品牌项目

每逢周末,韶山市清溪镇火车站社区都十分热闹,由老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组成的志愿宣讲队伍会在这里开展“微宣讲”。大家用“家乡话”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群众语言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员讲故事,传播的都是新思想、新理念,好听又受用,把大道理变成大白话,大家都坐得住、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我们常来听。”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普遍反映说。

理论宣讲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才有生命力。我市创新推出“党旗红”理论宣讲、“精准白”政策解读、“璀璨黄”学习模范、“欢乐粉”群众文化、“智慧蓝”技术技能、“暖心橙”邻里相助、“稻浪金”传承民俗文化等“七彩文明实践项目”,选取百姓身边发生的、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用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引领人们向上向善,使志愿服务项目更加贴合实际,更加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万余场,现场受众200万多人次。

“你呼,我应”“你点单,我供单”“你供单,我评单”……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市全面推行志愿服务“群众点单、中心供单、所(站)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五单”机制,积极组织群众“点单”,广泛征集群众需求,策划设计志愿服务“供单”项目,通过群众“评单”,激励嘉许或整改下架项目,对项目清单实施动态管理,打通了志愿服务和群众需求之间的“绿色通道”,满足了群众多元化需求,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精准、更有效。

文明实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正在伟人故里蓬勃开展,不断汇聚成建设“六个湘潭”的磅礴力量,也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提供了“湘潭路径”。

--> 2021-05-26 丁白玉 ——湘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1 1 湘潭日报 c51106.html 1 探索文明实践的“湘潭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