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我们现在可以享受和城里学校一样的教育资源!”5月24日,雨湖区柴山学校一位学生的妈妈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而这只是雨湖区教育生态圈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八年磨一剑。事实证明,雨湖区举全区之力推进教育生态圈工作,打通了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血脉。8年来,雨湖区教育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教育“底部”不断抬升,校际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差距不断减小,雨湖教育的招牌也越擦越亮,百姓的教育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破题 建立11个教育生态圈
2011年,鹤岭镇、姜畲镇行政区域规划调整至雨湖区,雨湖区成为典型的城乡二元地区,雨湖教育也面临一个新的窘况:农村学校占全区中小学校的60%,农村学校学生占全区中小学生的30.2%,农村学校教师占全区在职教师的48.5%。此后,该区中小学校“城挤乡闲”、教师队伍“城强乡弱”、教学水平“城高乡低”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雨湖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1+1+1(强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教育生态圈”的思路,即由一所强校为主导校,其他同层次、不同办学规模的相关学校为成员校,在教育管理、师资配备、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一个和谐共生共发展的教育生态体系。
“相比于集团化办学是主导校的品牌输出,雨湖区的教育生态圈更侧重于‘和而不同、和合共生’。”雨湖区教育局负责人说。具体来说,和自然界中的生态圈一样,每所学校也需要有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形成学校之间良性互动和发展的链条。
根据规划,雨湖区将区域内的中小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强校引领、公平共享、就近划分”的原则,将1所城区强校捆绑1所近郊薄弱校和2-3所农村学校,建立了11个生态圈。
解题 实施“五个一体化”
生态圈建立后,如何建设好生态圈则成为了雨湖区发力的方向。雨湖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关键要实现生态圈教育一体化,让教育要素在圈内、圈外合理流动。雨湖区教育局则按照“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教育生态圈建设,即政策保障一体化、师资配置一体化、圈本研训一体化、信息技术一体化和党建领航一体化。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与探索在雨湖区展开。
俗话说,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雨湖区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先后研究制定《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工作方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保障经费投入,建立了以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为主的生态圈动态管理机制。区政府每年拨付生态圈基本运行经费120万元,八年来,共发放城乡换岗、跨校任教、流动支教、边远学校教师津贴共计2891万元。同时,对各生态圈捆绑考核,变“单位独有”为“圈内共享”,实现了城乡、校际间的师资均衡和学科岗位均衡,让教育生态圈内的教师“有信心,有目标”;对各教育生态圈参与均衡配置和交流的教师在评优评先、岗位定级、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倾斜,让教育生态圈内的教师“有激情,有奔头”。
教育发展,关键在师资。雨湖区一方面坚持“校长轮岗交流一体发展”,校长任职6年必须轮岗,名优校长在不同的教育生态圈流动,将好的办学经验在雨湖区大教育内深度融合。8年来,全区11个生态圈主导校向圈内薄弱学校、农村学校输送了23位管理人员,好的办学经验得到迅速传播。金庭学校、风车坪学校的一批业务骨干如胡清、段敏、王常花、王智萍、赵洪波等先后交流到宝庆路学校、人民学校、韶西逸夫学校、建元学校、青亭学校等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职,将两所品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在雨湖区花开遍地,其中宝庆路学校、韶西学校、建元学校如今都成为了生态圈的主导校。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育生态圈师资一体化。近年来,雨湖区通过公开招聘和定向培养师范生,圈内学校教师按需换岗补充,以及城乡换岗、跨校任教、巡回授课的方式,确保了圈内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紧缺学科专任教师的配备。同时,在培育和配置名优骨干教师上发力,充分发挥骨干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一个人影响一所学校乃至整个生态圈。雨湖区对骨干教师评选实行“指标到校、均衡配置、动态管理”的办法,随着雨湖区各教育生态圈涌现一大批骨干名师,以及骨干教师将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输送到农村及城区薄弱学校,带动了农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大幅提升。近五年来,该区每年交流人数达到区专任教师人数的13%,教育生态圈师资差距不断缩小。
要使教育生态圈健康发展,教育要素流动就不能是简单的“单向输血”,而要激发各生态圈成员学校的“造血”功能。圈本研训一体化就是一个“良方”。目前,各生态圈均成立了以主导校牵头的各校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以各校生态圈负责人为领头的执行团队。他们共同商讨生态圈每期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成员校的办学情况、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德育情况、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调研,共同寻找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探索有利于促进每个学校发展的不同总体思路和有效路径。各教育生态圈还通过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强乡村教师的“实战”训练,做到校本研训圈内全覆盖,逐步实现生态圈内成员校整体提升。
此外,在信息技术一体化方面,2019年,雨湖区获评湖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试验区,全区所有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以教育生态圈为融合应用网络联校群基本构架单位。在完成11个校联体(一个结对组为一个网络校联体单位)主校构架、覆盖全部农村学校的基础上,逐步涵盖区域全体学校,形成集“三个课堂”、在线教研培训、视频会议管理、资源共建共享的雨湖区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新局面,以此将课堂教学、教研及教学资源以网络共享的方式推送到教育生态圈内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实现课堂教学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教学资源同步共享,并指导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开展常态化教学应用活动。
今年3月,韶西生态圈启动“网络联校”在线课题培训活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培训通过“网络联校”平台拉开序幕,培训在生态圈的各个网络教室同步进行。该生态圈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络联校’是促进教育均衡、探索教育未来的务实举措,我们将利用这个平台,带动生态圈学校教师参与名师引领、网络研讨、资源开发、资源应用等活动,以‘网络联校’为切入点,加强各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不断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走出一条‘互联网+教育’的新路子,解决农村学校课程开设不全、师资不足等问题。”
结题 实现三大成效
2016年12月,雨湖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获评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2017年,雨湖区获得湖南省“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优秀等次(当年在全省同类地区中排名第一),被认定为湖南省第四批教育强区;2018年8月,雨湖区在全省率先消除义务教育56人以上大班额,获省政府奖励1000万元;2019年10月,湖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湖南教育快讯》以《雨湖区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建设教育生态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题,向全省推介雨湖区教育生态圈改革经验;2020年9月,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大会上,雨湖区教育生态圈工作经验代表湘潭在大会进行交流;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典型经验通报中,向全省推介雨湖区真抓实干办人民满意教育相关工作……这是近年来雨湖区教育生态圈建设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雨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总结说,雨湖区教育生态圈建设成就斐然,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农村学校教师迅速成长。2011年以来,姜畲、鹤岭两镇补充教师173人,教师平均年龄34.5,音体美等专职教师38人,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趋近科学;2020年,雨湖区教师在各级各类赛课、素养大赛、论文评选中获奖达682人次,较2011年的161人次增加了323%。涌现出一批优秀农村教师,鹤岭镇立新学校李景文获评“全国优秀教师”,长城中学欧阳昱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湘锰小学李广粮获评“最美雨湖人”,仙女中学石艳红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中学化学实验创新大赛获二等奖,仙女中学吴健清参加湘潭市中学语文赛课获一等奖,姜畲中学周湘江参加市中学数学赛课获一等奖。二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有效提高。随着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以及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了国家规定课程,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近年来数据显示,雨湖区农村学校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合格率、普高上线率均逐年上升,近两年学生回流数也逐步增加。另外,两镇近几年在课题研究、艺术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姜畲镇成功申报2个省级立项课题,鹤岭镇成功申报3个市级立项课题,打破了农村学校没有独立立项课题的“零记录”。三是农村学校办学品质快速提升。教师均衡配置工作不但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也给学校管理的理念、方法、手段、文化氛围带来了巨变。如鹤岭镇立新学校的纸影特色教育、仙女中学的书法特色教育、姜畲镇清联学校的两型环保教育等学校特色明显。从2011年至今,雨湖区先后有8所农村学校被评为省、市两型示范学校,2所学校被评为省生态文明校,3所学校被评为市家庭教育示范校,7所学校被评为课改样板校,占到了全区学校的40%左右。
“教育生态圈的建立,让我们从整体的高度审视整个教育特别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对自身更加精准的定位,不断健全完善,形成协调、开放、共享的生态方式,逐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始终不渝地走和谐发展的道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教育交流,构筑尊崇优质、共生共进的教育生态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展望未来,雨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谭先玉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