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976年,三系杂交稻在全国推广228万亩,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成为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从此开始,全面种植“杂交水稻”的时代来临。
讲述者:邹启良,54岁,韶山市杨林乡种粮大户
5月28日,1989年出生的邹海蛟带着妻儿和他种植的“三基”大米,参加了在湖南农机产业园湘潭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湘潭好米”评选活动,他连煮了几锅米饭,好让大家尝个够、吃个饱。
这样的情景放在以前,是邹海蛟的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
1975年,邹海蛟的父亲邹启良8岁,因为还有3个兄弟姊妹,吃不饱是常有的事。
今年54岁的邹启良清楚地记得,那年过年,因为饿得慌,他和几个孩子跑到山上去挖“土茯苓”充饥。“好不容易挖到一个土茯苓,还要抢,慢了就吃不到了。”邹启良说,那时候从没想过,这辈子能吃饱饭。
长大后,家里有了两亩田,邹启良选择老老实实在家种田,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有口饭吃。
1989年,22岁的邹启良成婚了,并于当年生下了儿子邹海蛟,他开始要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养活妻儿。“之前我种的是普通水稻,不管怎么努力,产量总在350公斤左右。”邹启良说,上世纪80年代杂交水稻就有了,但在杨林乡还没有推广,还有部分人不接受。
从1993年开始,邹启良开始种植杂交水稻,以后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产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起初亩产是400公斤,后来是500公斤,现在管理得好能到700公斤。”邹启良说,为了多产粮食、多出效益,他开始租赁其他农户的田,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
当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时,邹启良却选择继续在老家种田。
邹启良还是杨林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流转了农村闲置的田地,购买现代农机,逐年增加种植面积,成了当地的种粮大户。
“农业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农民的命运,老老实实种田也能过上小康生活。”邹启良说,2015年他创办了韶山市起良种植合作社,当年就流转土地219亩,种植杂交水稻,实现亩产水稻550公斤,让78户农户每亩增收400元。
从2015年开始,邹启良开始大规模种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200多亩增加到600亩,再到现在的3000亩,“杂交水稻改变了我的一生,”他说,“不仅让我实现了吃饱饭的梦想,还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了满足种植的需要,邹启良还成立了韶山市裕农现代农机合作社。为形成规模效益,他又与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起注册成立了韶山市三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耕地近4000亩,主要从事优质杂交水稻种植、食用菌栽培和销售、农机社会化服务等。
“从没想过这辈子能吃饱饭,还能种这么多田,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袁隆平院士,是他们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邹启良说,如今,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退伍回来的儿子邹海蛟接过他的“接力棒”。他相信,希望的田野上,杂交水稻的稻穗会更沉、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