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6月13日

乌石腊肉是怎样走红的

本报驻湘潭县记者 张振宇

“生态冷烟熏腊肉加工装置及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湘潭乌石腊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今年5月,湖南湘之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喜事连连。

在南方农村地区,几乎家家会熏腊肉,制作方法也是各有千秋,湖南湘之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什么能获得国家专利,甚至拿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公司董事长谷友利向我们讲述了乌石腊肉背后的故事。

闯荡城市 只为改变家庭命运

1975年,谷友利出生在湘潭县排头乡一个普通的农家。那时的经济还很落后,农村里甚至很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谷友利家也不例外。为了吃饱饭,谷友利初中毕业便放弃了学业,跟着父母在责任田里勤扒苦做,但家庭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变。

后来,看到周边很多同龄人外出打工挣了钱,还有人做生意发了财,谷友利也打起了去城里闯荡的主意。1996年,21岁的谷友利只身来到湘潭市区寻找发展机会。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从学习汽车修理开始,先后经营过汽修厂、饭店,开过挖机,承包过土方工程。通过十多年的打拼,头脑灵活的谷友利积累了一定的“本钱”。

在餐饮行业打拼时,谷友利发现城里人爱吃原汁原味的乡里土菜。为了寻找正宗的乡土食材,谷友利经常下乡采购,但苦于没有固定的供货渠道。“如何才能打通优质农产品的进城渠道,助力农民脱贫、增收、致富?”谷友利开始了大胆探索。

回乡创业 搭起城乡连心桥

2014年,国家启动精准扶贫工程,农村发展迎来新机遇。“嗅觉灵敏”的谷友利认为机会来了,决心回家乡创业,干出一番事业。

2015年春节刚过,谷友利将老家的房子改造成湘之坊生态农庄,建起了一个生产能力达15万公斤/年的腊制品生产车间,注册了“乌石情”腊味商标,正式开始了创业。

对于这次创业,谷友利有着清晰的思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质农产品资源,以餐饮业和“乌石情”腊味加工、销售为龙头,形成规模销售,以此带动乡亲就业和种养业的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为此,谷友利定下了两条规矩:一是指导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进行绿色种养,确保原材料质量;二是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湘之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有机农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公司涉及餐饮、商贸、旅游、文化等行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公司旗下拥有求是楼酒店、湘之坊生态农庄、“乌石情”腊味加工厂、湖南省乌石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湘潭县“乌石情”种养专业合作社等全资子公司, 拥有员工14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近800户(其中贫困户200余户)发展生产、就业增收。

潜心研发 付出终获回报

在多年的实践中,谷友利有着自己独有的心得:做农产品如果没有深加工根本无法做大,如果没有品牌根本无法做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谷友利从一开始就坚持绿色种养,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光靠农庄餐饮销不了多少农产品,必须建腊味加工厂来扩大产销规模。

在建腊味加工厂之前,谷友利并没有仓促上马,而是花了大半年时间外出学习,先后去过广西、云南、四川、贵州和省内的湘西等传统腊味主产区。通过学习,谷友利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熏出真正的传统风味腊制品,除了对腌制工艺有讲究外,必须采用冷烟熏制,且熏制时间要在四十九天以上,而不能急功近利、搞急火熏制。

冷烟熏好解决,只要熏房足够高、将肉块等与火源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就行了。如何让每一块腊肉都熏到位、熏得均匀,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可不像一家一户采用翻动移位变化就能解决得了的,还有就是上烟以前肉块必须用日晒风吹的办法先晾干水分,每批次上万公斤的肉又到哪里去找那么大的晒场?早上挂出去晚上收回来得多费人工?碰上天气变化突然下雨怎么办?……一系列问题摆在了谷友利面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谷友利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也不知想了多少办法,最终还是从用回旋窑烧砖烧瓦的工艺中找到灵感。

根据回旋砖窑的原理,谷友利将熏房设计成上下两层:第一层设计成回旋烟道,环形烟道从一头点火慢慢往另一头燃烧并循环,这样就使得上方的每一个部位都受烟均匀,从根本上解决了均匀受熏的问题;第二层则设计成装有升降卷帘门的开放空间,先期将要熏制的肉块等挂置好打开卷帘门,让肉块接受风吹日晒晾干水分,点火生烟后再关上转帘门熏上49天,原汁原味的腊制品便出炉了。

为了保证质量,确保传统风味,谷友利高薪从湘西请来技术团队严把工艺关,从原材料采购到每一道工艺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就连用来生火的木柴也一律采用带有天然香味的油茶树加米糠等特定的材料。

由于工艺设计合理,生产过程把关严格,乌石腊肉一炮而红,备受消费者喜爱。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中彭德怀扮演者董勇在品尝后也赞不绝口,并主动免费当起了乌石腊肉的形象代言人。

今年初,谷友利又扩建了一个新的熏制工厂和分割、腌制车间,年加工能力由原来的15万公斤增加到30万公斤。有了国家专利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两块金字招牌,谷友利将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路上走得更远。

湘潭故事

--> 2021-06-13 张振宇 本报驻湘潭县记者 张振宇 1 1 湘潭日报 c52062.html 1 乌石腊肉是怎样走红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