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6月16日

“只要韶山灌区需要,我们随时听从召唤”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55年过去,张良贵等5位老同学看着全班合影,回忆当年峥嵘岁月。(本报记者 李新辉 摄)

“重温韶灌建设史 铭记百年党恩情”系列报道⑥

本报记者 王希台 见习记者 童鸣远

6月10日,在韶山灌区建成通水55周年之际,79岁的张良贵和几位同在湘乡的同学兼同事,又来到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一起观看了“修建韶山灌区在纪录片”,重温了那段热火朝天、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张55年前拍摄的照片,老同学们都来看看,看还认得出这是谁吗?”张良贵的一声吆喝,将几位老同学的目光聚集在一张黑白的照片上。

原来,这张名为“战斗在韶山灌区”的老照片,拍摄于1966年元旦,是湖南水电学校(现为长沙理工大学)农水专业23班学生在韶山灌区建设工地的合照。

说是合照其实也是毕业照,因为这合影的26位同班同学,在韶山灌区工地上就完成了毕业分配,除4人分配到其他地方外,有22人都留在韶山灌区工作。

照片中,曾纪鑫、张良贵、廖常葵、郭瑞景这些同学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眼神中充满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无限憧憬。

一晃55年过去了,曾经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银发,而韶山灌区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的印记一辈子难以忘怀。

1965年9月,即将从湖南水电学校大专毕业的张良贵被分配到韶山灌区工地实习,那年他23岁。

老家在祁阳的张良贵没想到,这一实习会和韶山灌区结上不解之缘。

实习时,张良贵主要负责总干渠小型附属建筑物的技术工作,约4公里长的渠道。分配到韶山灌区后,张良贵从技术员一直干到总工程师退休,在韶山灌水工作整整36年。

“韶山灌区是个‘大课堂’,水利行业很多试点项目都在灌区进行,灌区也多次被评为全国水利行业先进单位。”张良贵说,在韶山灌区的所学所用让他受益终身,退休后的20年里,他一直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继续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张良贵的女儿张晓玲在韶山灌区长大,从小听父亲讲修韶灌的故事,后来成了灌区二代,如今已成长为灌区的中坚力量。

今年81岁的廖常葵,是衡阳常宁人,张良贵的同班同学,他也是合影中个子最高的那位。

廖常葵说,建设韶山灌区很艰难,管理韶山灌区也不容易。

“那时候一个管理所只有一辆自行车,管理、巡查、绿化渠道都靠两条腿。”廖常葵说,10多公里渠道,来回一天要把工作做完。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灌区职工是如何完成灌区管理工作的呢?

“干工作不能讲条件,首先是要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其次是要依靠和联系群众,没有群众的支持,管理这么长的渠道绝非易事。同时还要有团队精神,要相互协作,共同发力。”廖常葵说,工作几十年,这是韶山灌区留给他宝贵的工作经验。

81岁的郭瑞景和张良贵是祁阳老乡、同学和韶山灌区的同事。

郭瑞景现在虽然听力有点障碍,但一提到韶山灌区,似乎听得特别清楚。

“父亲以前在洙津电站工作,看到电站效益越来越好,灌区发展越来越好,老人家特别高兴。”郭瑞景的女儿郭小华说,父亲虽然退休了,但一直把自己当灌区的人,时时刻刻关心灌区的事、灌区的人和灌区的发展。

“我虽然没在照片里,但我也是他们的同学和战友。”79岁的周广瑜是湘乡人,是张良贵隔壁班的同学。

在韶山灌区实习的周广瑜,最后也被分配在韶山灌区工作。36年的工作经历,让周广瑜对韶山灌区充满热爱,充满感恩。

“是韶山灌区让我成长,是灌区养活了我的一家人。”周广瑜说,在灌区工作自己可以说是尽心尽职尽责,工作也可圈可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住灌区的给予与馈赠。

退休后,周广瑜仍居住在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的院子里,与灌区朝夕相伴。

“不管何时,只要韶山灌区需要,我们随时听从召唤。”这是年近八旬的周广瑜对韶山灌区的承诺,也是这张老照片里第一代灌区建设者和管理者对灌区的深情表白。

记者手记:

作为韶山灌区的第一批建设者和管理者,曾纪鑫、张良贵、廖常葵、郭瑞景、周广瑜等都已到耄耋之年,正是因为有他们30多年的辛勤付出,韶山灌区依旧年轻,正当壮年。55年来,韶山灌区确保了湘中大地旱涝保收,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老一辈韶灌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便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韶灌精神”。如今,建设韶山灌区的接力棒,已交到新一代韶灌人的手中,“韶灌精神”也代代相传,融入新一代灌区人的血液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2021-06-16 王希台 童鸣远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1 1 湘潭日报 c52146.html 1 “只要韶山灌区需要,我们随时听从召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