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6月21日

“失散30年,我仍一眼认出你”

本报记者 冯叶

6月10日,福建漳州的一个小山村里,郭家来了一群“陌生客人”:村干部带着从湘潭远道而来的救助站工作人员一行,找郭家老奶奶问事。

郭老太太蹒跚着从屋内走出,一一扫过眼前的“客人”,尚未获知这些人的来意,突然激动起来,抱着其中一人,反复说:“你就是文华(化名)!你就是文华!”

文华,是郭老太太于30年前走失的儿子。30年,足以让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年过半百的中年人。但80多岁的老太太,仅凭一眼,就认出了他。

“死亡证明”

郭文华是今年春节后来到湘潭的。

“他在高速九华段上步行,被高速交警发现,救了下来。之后由公安部门送来站里。”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陈智勇介绍,初见郭文华,对他的印象是:中年人、精神不太正常、不像本地人。

按照救助管理规定,工作人员先将郭文华送到市五医院进行精神方面的治疗。与此同时,不断与其对话,希望能获知更多信息,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试图明确他的真实身份。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名流浪人员说他叫郭文煌,是福建漳州人。“听口音,的确像福建那边的。”工作人员赶紧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查询,果然,福建漳州某村村民与其长相十分相似,只是,那人的姓名叫“郭文华”。

郭文华与郭文煌仅一字之差,加上这名流浪人员的精神状态不稳定,是同一人的可能性极大!但很快,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户籍查询显示郭文华已死亡。

“再试一次!”

一纸死亡证明,让寻亲只能暂时中止。工作人员只好将他安置在救助站内。按照相关规定,在救助站内接受救助超过3个月仍无法联系上家人的,应送往社会福利机构进行安置。

3个月期限将至,将其送往市社会福利院,合情合理合法,但陈智勇等人不甘心,“他和福建漳州那人长得那么像,万一是同一人呢?”经过集体讨论后,市救助管理站作出决定:再试一次,实地寻亲!

6月10日,陈智勇等一行人驾车出发了。整整12个小时的车程,大家的心情难以言说,既激动,又害怕。可困难仍在前方等着他们。

到了当地,工作人员问询户籍资料上注明的村落,只得到“查无此村”的回答。多年过去,村组合并,原来的村已不存在。一行人只好求助村合并之后的新村委会。这一查,查出一名叫郭宾文的人,无论家庭住址、姓氏,都像是与这名流浪人员有关系的人。

更让一行人有信心的是,这家人在30年前有一名男性失踪,也就是后来户籍查询显示死亡的“郭文华”。

当天,郭宾文不在村里,只告知了他母亲的住处,也未通知母亲有人来访。可当一行人出现在郭家门口时,头发斑白的老母亲,一把抱住这名流浪多年的中年人——

“你就是文华!你就是文华!”

至于离家原因,老人家没说,儿子说不清楚,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时隔30年,郭文华找到了亲人,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目前,郭家亲朋及当地村组已明确郭文华身份,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 2021-06-21 冯叶 本报记者 冯叶 1 1 湘潭日报 c52565.html 1 “失散30年,我仍一眼认出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