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06月23日

“土块头”托起乡村振兴梦

本报记者 李涛 通讯员 文若涵

“茯苓还有两个多月就收获了,希望有个好价格、好收成!”6月下旬,说起村里首批种植的10余亩茯苓,湘潭县白石镇昭金村党总支书唐建宇充满期待。其他村民补充道,不仅卖出去有收益分红,种植期间还有劳务收入,让一些留守老人、妇女有活干、有收入。

奇形怪状、黑褐色外皮,这个形似红薯的“土块头”,就是当地村民眼里的致富果——茯苓。 在他们看来,茯苓其貌不扬却全身是“宝”: 食药两用,富含锌、钾等矿物元素,被称为“四季神药”,有着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村委一直在琢磨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效益。一次农业展销会上,我们得知茯苓投入少、收益高、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前景也不错,而且种植茯苓还能减少松林腐殖质堆积,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特别适合我们村山多林广的情况。”唐建宇说。

为让茯苓顺利种植,最终形成产业致富村民,昭金村从产业模式、村民动员、技术保障三处着手,一步步推动茯苓在昭金村落实生根。在产业模式上,村上变常见的“公司+农户”为“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既解决了茯苓种植在资金、技术、销路等方面难点,又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产增收和企业发展,形成了三方合力、三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为打消村民对这种陌生作物的顾虑,村里召开了种植动员会,不仅介绍产业模式,还讲解了茯苓种植的要求要点、技术原理,承诺技术员挨家挨户上门指导。不少村民表示“有技术员在,我们应该能学会”“之前担心不会种,现在放心了”“有公司包销就好,最怕种出来没人买”,愿意加入种植队列中。

种植期间,村委会请来技术人员开展田间指导,一对一示范整地挖穴、段木摆放等步骤,指导村民做好清沟排渍、及时覆土等管理。

昭金村的茯苓种植路,是白石镇特色农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上的一处缩影。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白石镇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乡村振兴的时代之歌在这个小镇久久回荡。

--> 2021-06-23 李涛 文若涵 本报记者 李涛 通讯员 文若涵 1 1 湘潭日报 c52665.html 1 “土块头”托起乡村振兴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