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门、走进军营,锻炼20多年后转业回到家乡。说实话,我对农业农村方面的具体政策、具体工作知之甚少。但是,用心、用情、用力扶贫帮困的基本要求和常识我懂。”近日,圆满完成3年驻村帮扶任务回到市发改委上班的彭继武说,3年的驻村帮扶经历让自己受益匪浅,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所帮助过的每一个人,他都记忆深刻。目前,工作之余他还不时和湘乡市壶天镇潭桥村的村干部、部分村民电话联系,时常牵挂村里的产业发展,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举措、新思路。
助销农产品不遗余力
彭继武于2018年11月从部队转业到市发改委工作,上班报到的第二天,他就服从组织安排,去潭桥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他发扬在部队时艰苦奋斗和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认真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主动深入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团结带领村“两委”成员一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手抓脱贫攻坚。通过产业、就业扶贫等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群众“造血”机能,提高他们的自主脱贫能力。
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产品销售,只有产得出、销得脱,才能实现增产增收目标。3年里,彭继武从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入手,帮助村民群众开辟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共组织土鸡、茶油、红薯粉等各类农产品推销会10余场,其中,2019年和2020年助销食用菌赤松茸2500多公斤。
2018年冬季,潭桥村有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种植了20亩赤松茸。从2019年3月初开始,赤松茸进入采收期,每天从100公斤陆续增加到400公斤左右。刚采收的那一周,各农户基本能自行销售。但随着日产量增加,逐渐出现了滞销现象,大家非常着急。
面对村民的现实困难,彭继武和村“两委”成员同样寝食难安,分头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寻找销路。
“那段时间,我的手机基本白天没停歇过,千方百计寻找买主。”彭继武说,他找单位领导以及帮扶后盾单位负责人帮忙,通过集体食堂、工会发放职工福利等渠道销售了一部分;联系湘潭市、湘乡市的部分超市、农贸市场和湘乡市餐饮协会,代销了一部分。前后忙碌40多天,终于让所有农户家的赤松茸及时销完,没受一点损失。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中,2018年冬季,贫困户彭志军家养了1000多只鸭子,只卖出300余只。剩下的600多只鸭子每天需要不少食物,这让彭志军急于出售。彭继武得知这个情况后,几经努力终于找到了市保险行业协会,一天时间就将这些鸭子全部卖出。2019年年底,村民周清诗加工了500公斤红薯粉,附近其他农户也有500公斤左右,价廉物美,但找不到销路。彭继武找到一家帮扶后盾单位有关负责人,请求支持,对方一次性买下了这1000多公斤红薯粉,问题迎刃而解。
为民解忧愁无微不至
驻村3年时间,彭继武与村“两委”成员累计争取到上级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多万元。硬化村道10余公里,维修水渠5000余米,加固山塘20余口,有效改善了全村生产生活条件;还打造了31个蔬菜大棚,总面积40余亩,先后扶持了5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其中,家庭农场主陈志缓身残志坚,流转耕地100多亩种植蔬菜,带动周边部分村民通过产业、就业增收脱贫,被评为2020年度湘潭市“脱贫之星”。
与此同时,彭继武十分关心牵涉到部分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帮助他们争取政策、资金或项目方面的支持。
年近古稀的村民周元春夫妇住在离村道约800米的半山腰上,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好,系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多年前就自行挖好了入户毛坯路,但无钱硬化,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彭继武刚驻村时就了解到了周元春家的实际困难,介绍他到村内的一家蔬菜种植基地做事,干些种菜、摘菜、除草等力所能及的活,每天能挣100元-120元不等,平均每个月能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积极想办法替他筹措资金,硬化入户道路。去年11月,在镇、村有关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彭继武终于筹措到4万元钱,将这800米入户道路硬化了。
此外,潭桥村有5个村民患有智障或精神残疾,却因为自身原因没有参加医学鉴定,从而得不到政策性救助补贴。其中,一位年过半百的男性村民看起来很正常,但只要受到刺激,就会诱发精神分裂症;年过花甲的农妇周某,患轻度精神分裂症多年,每天在屋前屋后约200米范围内转悠······他们的家人或亲戚非常着急,却不知如何是好。
“我刚转业到地方工作,对这方面的政策不了解,真不知如何去帮他们。”彭继武说,他只能将这些情况详细汇报给单位领导。随后,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他将具备评残鉴定资格的专业人员请进村里,对这5位村民一一进行智力或精神方面的鉴定,让他们凭借《残疾证》享受到了每月140元的政策性补贴,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彭继武在潭桥村付出的心血汗水,村民群众有目共睹。陈志缓、彭志军等许多村民把他当做亲人一样看待,相互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