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主任李冬平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更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湘潭一直在努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跃上新台阶。2020年,湘潭市获评“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区域)”,并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综合排名第四的好成绩。“对标群众需求,湘潭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李冬平介绍,今年,我市紧紧围绕开办企业等政务环境领域的11项主要任务、获得信贷等信用环境领域的8项主要任务以及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明确的有关重点任务,全力攻难点、解痛点、疏堵点,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再突破再提升?李冬平认为,必须落实党代会报告的要求——闯新路、破险阻。他建议,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担当。现在,湘潭的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笑脸相迎、按章办事已成为普遍现象,但还存在着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的现象,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在规范企业相关行为的同时,应该抱着包容审慎的态度,尽量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市场发展给予一些预留空间。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最近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发布了一条悬赏“老赖”的通告,举报人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举报“老赖”财产线索,可获执行额10%的奖励,引发大家关注。悬赏找老赖,有利于拓宽执行渠道,织密围堵失信被执行人的网络空间,有效促进案件实际执结,提高执行质效,是破解“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问题的有益创新。“这种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举措值得我们学习。”李冬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