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邬雅琳
2014年3月21日,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唐山市考察。他指出: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表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保护好残疾人权益,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
他们,身体异于常人,仍然坚定信心,不屈向前。
他们,服务特殊人群,始终倾情付出,矢志不移。
不畏艰辛,不惧风雨,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同在蓝天下。
“一年,一个台阶;五年,一次跨越。”回眸湘潭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的五年,是湘潭残疾人事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广大残疾人受益面最广、获得感最强的五年,残疾人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脱贫攻坚路上 没有一人掉队
湘潭县排头乡南下村荷塘组农民王文斌,视力二级残疾,儿子患精神分裂症,一户多残。2014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经各级相关部门和残联组织关心帮扶,王文斌获得了10万元的创业贴息扶持贷款,参加了SYB创业培训,开启农业创业项目,2015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此后,王文斌开设家庭农场、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2020年,他被评为湖南 “百名阳光致富带头人(示范户)”。
王文斌是我市18159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致富的生动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市残联对帮助残疾人脱贫有着清晰的思路:摸清底子解决帮扶从何入手、 “三业(产业、创业、就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落实政策解决托底保障。
五年来,我市每年对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实名制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动态化管理,及时全面掌握残疾人的收入情况、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愿望诉求。
持有残疾人证是残疾人享受惠残政策和各项服务的前提。通过入户调查,将有办证需求的疑似残疾人、到期需换证的持证残疾人登记在册,组织7家残疾评定医院采取集中评残、上门评残、送医评残、视频评残等方式开展便民评残服务。2年来,在全市70个乡镇(街道)开展集中评残117场,为9923名对象进行便民评残服务,办理残疾人证9207个,确保了符合评残条件的疑似残疾人能及时评残办证,打通残疾人享受扶贫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定期将动态更新数据梳理汇总,与扶贫系统台账进行比对,完善建档立卡残疾人台账。摸清底子后,市残联全面督促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惠残政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残疾人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申报、医疗和养老保险代缴等11项残疾人扶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惠残政策的落实,解决了残疾人最紧要的吃穿住医学等问题。托底保障,让残疾人心里有底,更让他们对摆脱贫困充满希望。
要实现残疾人脱贫,落实基本保障政策是“供血”,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自身“造血”功能。为此,市残联积极实施产业、创业、就业的“三业”帮扶,实施了“阳光增收计划”,采取扶志激励、农业种养殖技术培训、生产资料扶持、生产服务指导、阳光致富典型评选等措施。
推进民生改善 惠及千家万户
“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为他们提供康复服务也因此要多方考虑、多方协动”。湘潭市残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残联以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和惠残民生工程为抓手,构建了部门联动横向互通、上下同频纵向互动、点面结合多向互促的全覆盖服务体系,持续织牢康复保障网络。
全市建设了21家残疾人康复评估与服务机构,创建扶持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53个、乡镇(街道)辅助器具服务站25个。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12个,拥有康复专业技术人才255人,形成了以机构集中训练与“机构+社区+家庭”训练相结合的全周期康复救助模式。有意愿的残疾儿童、重度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一户多残家庭及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每年,我市救助人数、在训时长、满意率等均超过项目要求。
5岁的受助对象豆豆,是一名孤独症患儿,在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免费康复训练。豆豆的康复老师说,豆豆接受训练前的检查评估情况并不好,叫他没有反应,不听指令,不能指认家人及五官。第一次上语训课,豆豆不肯进教室,哭闹不止,乱扔垃圾。康复老师在家长陪同的情况下耐心进行安抚,并用学习类游戏吸引他安坐下来。一个星期后,豆豆终于可以配合老师上课了。
3个月以后,豆豆的胆子变大了,眼神开始关注周围人了,上课更加认真了,最后一次评估显示他的交流态度较之前有明显改善,注意力和理解力都有提升。
今年,为470名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人均不低于 8 个月的机构康复训练服务被纳入2021年省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内容。目前,和豆豆一样进入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共有694名,累计在训时间3748.1个月,任务完成率99.7%。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9125名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66.28%,位居全省第一。
五年来,全市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82909人次,提供辅具适配服务22584人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到90.83%,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93.67%。
在实施精准康复服务的同时,我市全力推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岳塘区昭山镇大塘社区的何某,肢体残二级,家庭经济困难。2021年,岳塘区残联将何某家庭纳入无障碍改造项目。根据何某的残疾状况、需求和居住环境,科学确定改造内容,并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尽最大程度来满足他的日常生活需要。通过改造,他的轮椅可在家中自由出入,厕所等处安装的安全扶手方便了他的日常起居,定制的康复器材能让他独自站立并进行适当训练。何某说,改造后的家,环境极大改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五年来,全市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240户,何某家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省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下达我市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数450户。目前,我市已完成415户,全年将完成455户。
家里改造了,“家外”变化更大——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多个部门共同努力,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
这是一组暖心的数据。全市新建的城市道路的盲道、缘石坡道覆盖率达100%,旧城区城市道路改造率达90%。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设置率100%。新建公交设施无障碍设施设置率100%,已有公交设施均进行无障碍改造,运营公交车老幼病残孕专座设置率100%。城区49余个主要红绿灯路口,安装160组语音提示播报系统。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实现无障碍化,经民政局备案的养老机构均配备基本无障碍设施。原建成的公共停车场(库)无障碍改造数14个,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无障碍公共停车场(库)34个,无障碍设施建设率l00%。创建7个省级无障碍社区(村),新建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置率100%,对35个老旧社区的台阶进行坡化、增设扶手,对多层老旧建筑加装电梯82台。2所驾校完成C5残疾人机动车辅助装置安装改造和驾校无障碍设施完善,30名残疾人拿到驾照。
目前,我市正着手起草《湘潭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让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
以善感善 扶残助残之花开满莲城
今年7月,张迥奕被评为“湘潭市优秀共产党员”。“90后”的张迥奕,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也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她上大学时,妈妈问她:毕业以后想干什么?她说:“我的梦想是去残联工作,这些年残联的叔叔阿姨们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想像他们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15年,张迥奕顺利考到市残联。因为身体原因,她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但从不叫苦叫累,反而工作得更积极认真。她说,因为知道残疾人的不容易,希望能为他们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
2019年,易再跃获评“全国自强模范”。“60后”的易再跃,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二级肢残,一度消沉迷惘。重拾信心后,他艰苦创业,成为湘潭木地板行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心中始终藏有一个梦想: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站”起来。为此,他出钱出力,成立全省首个社区残疾人协会,创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在全省首推“残疾人专家志愿服务团”工作模式,帮助残疾人解决创业中资金技术等难题。
近年来,我市优秀残疾人不断涌现,文花枝、许月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汤瑞仁获评“全省自强模范”“助残先进个人”;危丹获评“新时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李军获评“中国好人”……榜样的力量正带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从“受助者”变成“助人者”。
残疾人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做好残疾人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努力。
五年来,在市残联的推动下,政府主导、各残工委成员单位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志愿助残工作格局逐渐形成,以保障和服务为重点,涵盖残疾人就医、就学、就业、康复、文体活动等各项基本生活需求的完整志愿服务体系。
2016年,我市成立了助残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志愿助残工作机制,实现组织有阵地、会员有登记、管理有制度等“七有”管理,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确保全年志愿服务活动不间断。
目前,我市拥有10支成熟的助残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达3万余名。湘潭市义工联合会、莲城清风义工协会、岳塘区亲园残疾人托养中心入选首批“湖南省文明实践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名单,湘潭市关爱帕金森病志愿者协会被推荐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2019年,湘潭探索“互联网+助残志愿服务”新模式,残疾人实名注册后,可以发出“点单”式志愿服务需求信息,由附近的志愿者或志愿团队根据残疾人需求和自身专业特点“接单”,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助残服务。
同时,依托在社区、公园等7类场所建立的165个志愿服务工作驿站,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实行志愿助残项目化运作模式,整合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全力打造“点亮心愿”项目品牌,“我是志愿者我来帮·点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获湘潭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全市残联系统结对帮扶残疾人614名,为905名贫困残疾人实现“微心愿”,为5034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帮扶物资、资金达240余万元。
现在的湘潭,助残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已成为莲城一道靓丽文明风景线,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名片”注入了更多内涵。
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是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热情参与的结果,是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和残疾人工作者辛勤耕耘、艰苦奋斗的结果。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征程的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闯新路、破险阻,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而努力奋斗!全市残联系统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指示批示,认真领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主线,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