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旅游“双创”培训班优秀学员、国家乡村旅游能人、湘潭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谷友利,通过努力,取得了不一般的成就,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秘诀呢?
“是学习与实践相融合造就了我。”谷友利回忆自己在湘潭电大的求学经历,感慨那段学习生涯让他受益匪浅。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到成为湖南湘之坊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路走来,他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求学:书到用时方恨少
“进城创业后,我真正感受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出生于湘潭县排头乡狮龙村的谷友利,初中毕业后只身来到湘潭市打工。
刚进城的谷友利四处打拼,专职司机、汽车修理、餐饮服务、挖机作业……通过努力,他终于赚取了第一桶金,先后创办了湘潭市羊村酒店和湘潭市中港汽车美容店。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缺少成本核算、团队打造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业务的扩展,谷友利发现自己在管理门店时有些力不从心。
2002年夏天,谷友利下定决心来到湘潭电大,学习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大专课程。学习期间,谷友利一边创业,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完成课业。企业成本核算、法律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习为谷友利的事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谷友利开始重新审视以往忽略的一些事情。大到厨房采购花销,小到餐巾纸和一次性杯子的使用,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并通过综合运用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对酒店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大减少了浪费,赢利提升了15%。学业完成后,谷友利又先后创办了湘潭市友利汽修厂、湘潭58酒店、湘潭市宝塔农贸市场。
创业:品牌团队是企业核心
2013年,谷友利回到老家湘潭县,创办了湖南湘之坊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集红色旅游、研学、种养殖、农产品加工、餐饮于一体,旗下有彭德怀纪念馆求是楼酒店、彭德怀铜像广场敬献花篮专店、湘之坊生态农庄、“乌石情”腊味厂、“乌石情”商城、湖南乌石情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湘潭县乌石情深种养专业合作社等,致力于“整合农村资源,发展品牌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业务越来越多,谷友利又一次感受到知识储备的不足。2015年,他再次踏入湘潭电大,开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习。两年的学习不仅丰富了谷友利的知识,也让他对企业管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思路。
谷友利认为,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品牌和团队是核心。他根据课堂所授,学以致用,打造了一个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的员工团队,又将湘之坊公司旗下的“乌石情”品牌向外广泛推广。短短几年,“乌石情”腊制品畅销全国30余个省市,2020年产出达10万公斤。今年上半年,“湘潭乌石腊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此外,谷友利还到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等多个地方授课,将在电大所学与自身经历相结合,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把企业管理经验分享给大家,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坚持:书中自有黄金屋
谷友利认为,坚持阅读,不断从学习中汲取营养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大的两次学习经历让谷友利喜欢上了阅读,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谷友利的每个办公室都会设立一面书柜,里面都是有关销售和团队的书籍。无论走到哪里,谷友利只要发现感兴趣的书籍就会买下来,平日除了阅读,做笔记、写读后感、总结分享他也一样不落。“每年我在书籍上的支出有三五千元。”
谷友利不仅自己坚持读书,还号召员工共同学习。他将自己在电大学习到的企业与团队知识、阅读书籍的体会分享给大家。6年来,谷友利的公司坚持开展每周晨会、每月培训会,时常邀请专业老师来为员工授课,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前我不善言辞,如今即使面对上百的员工也能侃侃而谈,这都得益于谷总的教导和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公司配送中心的赵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从一名初中毕业生到企业老板,谷友利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力量,并用知识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