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武平)秋收接近尾声,我市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又陆续开工。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种植业科等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深入各县(市)区,督促指导项目落实及组织施工等,为有序推进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好第一道关。
今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3.69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8万亩。其中,湘潭县7.32万亩、湘乡市5.48万亩、韶山市0.29万亩、雨湖区0.6万亩。10月14日,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湘潭县乌石镇举行,各县(市)区汇报了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以及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举措,全面开启新一轮建设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抓手,是强“三农”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基本要求是少硬化、不填塘、慎砍树、禁挖山,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湘潭县、湘乡市一直是全省、全国的重要产粮大县(市),多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重、措施硬、效果好。 2020年,湘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县表彰。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了耕地,提高了地力,能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增效,是惠民富民的长效措施。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快项目资金的拨付进度,建立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在示范片建设、新增耕地、整合和撬动投入、建后管护、资金拨付等方面真抓实干,严格落实力量调配、资金使用、规划布局、实施管理和验收考核“五统一”,严守质量、安全、环境、廉政底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抓出特色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