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江声实验学校“身边的好老师”系列报道⑤
本报记者 肖中华 通讯员 周玲 实习生 杨柳
应邀免费参展湖南省首届少儿美术作品展,5分钟时长的音乐成果展播片通过央视频、新华网线上直播……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江声学校)的美育教育远近闻名。10月中旬,我们来到江声学校,近距离感受学校美育之美。
“我校拥有一支专业、敬业、创新的美术和音乐教师队伍,遵循‘人人参与、全体美育’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创造美,以美育人,美美与共,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长贺振华介绍。
美术之美
“少儿美术作品展自今年8月开展以来,长沙李自建美术馆观展人数已突破40万人次,我校的皮影展区是馆内最受欢迎的热点之一。”聊起前不久举行的湖南省首届少儿美术作品展,江声学校美术组组长邓丽一脸自豪。
此次展览共展出全省近3000件少年儿童绘画艺术、装置创作精品。江声学校拥有两个展区——皮影和雕塑。在皮影展区,200多个传统皮影、800多个创新皮影联袂出场,妙趣横生的皮影人偶和引人入胜的皮影戏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开展当天,李自健和黄卫等专家带领嘉宾特意来到皮影展区参观,并向广大观众推介皮影戏。更让江声学校美术老师没想到的是,这个展区被评选为精品展区,展期还将延长到11月。
目前,江声学校美术组拥有12名教师,人人都有一手绝活,有的擅长书法,有的擅长国画,有的擅长油画,有的擅长雕塑,有的专攻皮影……
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下,在日常上好高质量美术课的同时,学校开设了国画、篆刻、剪纸、雕塑、油画等多门美术类校本课程。其中,皮影课程从2017年开始聘请湘潭著名剪纸、皮影艺术家吴升平及其传人吴渊给学生授课。除了校本课程,学校还成立了素描、水粉、漫画等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每周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
江声学校每年年底都会举办各类美术比赛,举办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展。湖南省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朱小林、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刘新华多次应邀观展。专家们对江声学校注重培养孩子们艺术素养的美育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
音乐之美
八斗丘上,歌声飞扬。江声学校的音乐教育有口皆碑。
今年,江声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和教科院遴选参加了全国百所中小学音乐美育教育成果展播。5分钟时长的音乐成果展播片,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美育云端课堂”活动中,于6月27日通过央视频、新华网、人民网线上直播。
“厚积薄发。这份影响得益于学校多年坚持的‘以美育人、美美与共’美育理念。”江声学校音乐组组长赵敏介绍。
江声学校推出高水准的日常音乐课,采用“405”课堂结构模式,每节音乐课有5分钟由学生登台展示音乐技能、赏析歌舞作品等。从2014年开始,老师不仅认真传授教材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还教学生演奏口琴、口风琴、葫芦丝、竖笛、顺笛等乐器。学校每年上半年举办合唱合奏比赛,初中3年后,学生不仅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还会演奏一到两种小乐器。
学校还开设了钢琴、声乐、舞蹈、民乐、西洋管弦乐等校本课程,成立了民乐队等10多个音乐社团,任学生选修,都由专职且各具特长的音乐老师担任教练。
江声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远近闻名。每届艺术节都拥有5台晚会,包括个人才艺展晚会、各年级晚会、闭幕式总晚会等。每班有大半学生登台表演,有的甚至全班上阵,还有的是家长、师生联袂演出。艺术表现形式也非常丰富,有声乐、器乐、舞蹈、相声、朗诵、小品、情景剧、课本剧等。2020年艺术节总晚会通过湖南经视芒果V直播,点击量超过150万人次。
美美与共
江声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打造音乐、美术课堂之美,引导孩子们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状态。
学校坚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每周开设一节音乐课、美术课,并将美育课程坚持开到毕业会考的前一天,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音乐、美术课。在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前提下,认真规划初中3年的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美育教育呈现出系统化、序列化、层次化等特点。
学校特别注重美育师资培养。美育教师每周集中备课2小时,相互答疑解惑,逐步形成一系列的学科教学策略。多次聘请专家对美育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和专业测评。寒暑假组织美育老师到清华、北大等高校进行短期培训。
通过课内外教育,江声学校美育呈现出“课堂美、教师美、学生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喜人局面。走进校园,学生们“向上向善、与美同行”朝气蓬勃、神采飞扬的状态,让人眼前一亮。
“看到孩子在江声学校唱歌、绘画,脸上洋溢着自信、幸福,我真感动。这就是孩子应有的样子,这就是最好的美育。”一位在湖南科技大学从事音乐教学的家长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