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湘潭市和平小学始建于1942年,占地约11000平方米,坐落于灵动毓秀的湘江之滨,有着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三湘名校。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49人,教职员工81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中小学一级教师51人,高级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湖南省特级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20余人。
学校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德育管理的重点,以德育科研为龙头,以特色活动为载体,牢固树立“人人是德育人,处处是德育处,时时是德育时”的大德育观,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做真正接地气的德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学校秉承“启发智慧,多元发展”的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具有拓展性、体验性、实践性、动态性、校本性的“双轨”适性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变轨”、课堂“变样”的基础上,将评价“变式”,期考“变脸”,改革评价方式,助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啊!和平小学,我可爱的家园,今天小鸟呢喃,明天栋梁满园!”正如和平小学校歌中的这一句,在全体和平人的共同努力下,“和平”这一三湘名校将传承优良传统,彰显学校特色,培养更多的莘莘学子,成为湖南基础教育领域引以为荣的常青树!
“漫画”老师
湘潭市和平小学226班 朱容萱
谁是百花园中最勤劳的园丁?谁是照亮小船前行的灯塔?谁又是冬日里那暖暖的阳光呢?是她——我最敬爱的刘老师!
刘老师长得很漂亮,而且每天都很有精神。她来我们教室上课时,背总是挺得直直的,步伐轻快、有力。刘老师上课时嗓门特别大,坐在教室里的每个同学都能听见。
刘老师是一个很有责任心、很有耐心的好老师。记得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面积的进率还不太懂,便去找刘老师。刘老师先把面积进率写在纸上,整整一张纸,都快被她写满了。然后她耐心地一个个告诉我怎样记。接着刘老师笑着鼓励我:“朱容萱,把进率说一遍!”其实,当时的我还是没有听明白,于是,我吞吞吐吐地说着。没等我说完,刘老师轻轻打断了我,和蔼可亲地说:“朱容萱,看来你还是没懂,没关系,我再教你一遍,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听懂的。”我大喜:老师人真好,不但没责怪我,还鼓励我,要跟我再讲一遍!只见刘老师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又认真地跟我讲解起来。我听得更专心了,因为唯有这样,才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啊!
能遇到如此有耐心的老师,我可真是一个幸运儿呢!
(指导老师:沈妙)
少年向前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云队课观后感
湘潭市和平小学222班 胡骐韬键
“云队课开始啦!”跟随妈妈的呼唤声,我搬起小板凳,坐在了电视机前。今天晚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云队课开课了,我和全国的少先队员一起,观看节目,在队旗下宣誓。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人民从来不曾向困难低头。半个世纪前,塞罕坝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林业专家苦寻发现一棵落叶松得以成活,从此坚定了塞罕坝人要建起“绿色奇迹”的决心。经过三代塞罕坝林场人50多年坚持植树造林,用汗水浇灌出绿波涌动的百万亩人工林海,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正如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坚持人工造林并且森林面积一直正增长的国家,中国高铁同样也跑出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中国高铁,载着满怀激情的红领巾,从江城武汉到首都北京,从沿海都市到西北大漠,跨越江河,穿过城市,以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一天之内追逐四季,带着我们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奇幻风景。从绿皮火车到舒适动车,从中欧班列到红领巾号,一分钟内“复兴号”前进5000多米、3万多名旅客出行、运出数亿万货物集装箱,带领中国人民奔向了全面小康和伟大复兴之路。
华夏波澜壮阔,少年仍需向前。在浩瀚的宇宙、在遥远的边疆、在茫茫的大海……祖国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每一位普通建设者的默默奉献。“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把马蹄坑荒地变成茂盛绿洲的王尚海,舍生忘死、救人危难的“火焰蓝”消防员叔叔们,激励着我们少先队员不忘初心,勤奋学习,接好上一代的接力棒,努力向前奔跑,跑出强国有我的“最后一公里”,用自强不息的精神种下希望之树,探索星辰大海,攀登科技高峰,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指导老师:杨幸春)
留在心底的风景
湘潭市和平小学229班 张颢文
九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那一朵朵盛开的桂花,是永远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记得那年九月,我才读一年级,那天,因为上课太吵,班主任唐老师把我们全班同学留下来。上课没吵闹的我背着书包跑到办公室向老师请假去打篮球,但老师拒绝了。
我气愤地跑出办公室,在走廊上又哭又闹,还重重地跺着脚,大声叫嚷:“我没有吵,凭什么留着我,我要去上篮球课……”
唐老师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唐老师知道你今天没有吵,而且你请假是为了去打球锻炼身体,老师不是不支持你。”她摸了摸我的头,“但是,今天老师是第一次全班留校,整顿班风,不能让你一个人走。班上也有别的小朋友和你同样的情况,为什么他们没有吭声呢?”
窗外的桂花正盛开,是那么的淡雅。我默默地看着桂花,没有出声。
唐老师用温柔的目光抚着我,接着说:“今天你在走廊上发脾气也是不对的。你看,那么多人看着你,不丑吗?”我含着泪点了点头。这时,一阵风吹过,摇落了桂花,香气扑鼻而来,如同一种感悟深深进入我的心底。
“所以,你要学会控制情绪。即使你觉得自己受委屈了,也不应该乱发泄情绪。唐老师相信你能改正。”我望着窗外一朵朵争相绽放着的桂花,默默地记下了唐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犯错时,唐老师便会给予引导;每当我无法控制情绪时,唐老师便会让我平静。虽然唐老师现在不教我了,但是她对我的教诲却寄托在窗外的桂花之上,成了永远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指导老师:吴晔晗)
那抹中国红
湘潭市和平小学225班 周夕榆
还记得那抹印在心间的中国红,是我8岁那年,与母亲看的那场庄严的升旗仪式。
早上5点,天还没亮,可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已经人声鼎沸,密密麻麻。
天渐渐变蓝了,远处的升旗手和护旗手正训练有素地朝我们走来。
他们身穿白色的军装,扛着刀枪,迈着正步,所有动作全部一致,就连手脚的高度和刀枪的位置也一模一样,还有那均匀的肤色和帽子的角度也如出一辙。他们有的托国旗,托着那伟大的“中国红”。有的举刀枪,有的护送国旗。不过最亮眼的还是托国旗的那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两手微弯,小心翼翼地托着国旗,一脸庄严地走向升旗台。
过了不久,天空逐渐有了光亮。升旗手即将就位,广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太阳刚探出一点头,升旗手用力一挥,升起国旗,雄伟的《义勇军进行曲》准时播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广场上的人们齐声高唱。每个人都十分庄严,又十分激动。站在我们左边的是位少先队员,他系着那“光鲜”的“中国红”,敬着队礼,望着国旗冉冉升起。站在我们右边的是一位可敬的战士——抗日老兵,他身着军装,左胸上带着许多奖章。他脱帽敬礼,眼里流出了自豪的泪水。
升旗手做到了,把国旗和太阳一齐升上了天空。泪水在我眼里打转: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小小少年,我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仰起头,凝望那抹红色,我坚定信念:牢记新时代少年的使命,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增添荣光!
此时的天空已经被染成了耀眼的中国红!
(指导老师:杨灿)
未来可期 强国有我
湘潭市和平小学228班 种奕宁
最近,我看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云队课。它是以少先队活动的视角,向我们展示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取得如今辉煌成就的宏伟历程。我看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在20世纪50、60年代,虽然我们的新中国已经成立,但是在世界上还只能算弱小的国家,科技、工业都很落后。在这短短的六七十年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穷走到了富,从弱发展到了强。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复兴,无一不体现出中国日新月异的进步。
北大荒原来是一片荒地,但是东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攻坚克难,成功地把它从北大荒变成如今的北大仓,昔日的荒地已经是万亩良田,稻香四溢。去年,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带回月壤,标志着我国科学家探索宇宙又更进了一步。展望明年的冬奥会,更是会把中国的富强展现给全世界人民。
这幸福安定的日子,得来不易,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我们——新时代少先队员,就要从现在开始奋发图强,天天进步,为接过前辈们的“强国接力棒”打下坚实基础。在将来的日子里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听党话、跟党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加油!强国有我!
(指导老师: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