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1年11月11日

湘潭文旅集团:

始于文旅,不止于文旅

本报记者 吴新春

“文旅的概念有点大,大到甚至让人感觉有点虚。”说这话的,是城发集团旗下的湘潭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旅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陈蓝博。不过,文旅集团的经营业绩一点都不虚。2021年,截至目前文旅集团营业收入已达到去年全年收入的5倍,一举实现扭亏为盈。

在陈蓝博眼里,所谓文旅,并非单纯地将文化和旅游两个概念拼凑起来就可以了,两个业态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称为“文旅”。文化和旅游融合就要首先考虑如何做到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简单说吧,依托文旅,而又不限于文旅,我们称之为跨界”,他进一步解释,“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文旅+’,加各种其他相关的产品和业态,提升经营的附加值。”

以文化的思维做旅游,是文旅集团的信条之一。湘潭城区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不少,文化底蕴深厚,如何抓住当下生活消费热点,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正是做好文旅产业的关键。为此,集团在窑湾尝试打造“沉浸式”场景:开设了窑湾红色研学馆、毛泽东诗词馆,展出毛主席诗词1000多个版本,毛主席诗词相关的物件800余件;引进了杨丽萍孔雀窝、“伴趣社”,讲述毛主席在窑湾米铺的时光……今年10月21日,按照“党建联盟+文旅融合”的思路,集团谋划了“河西滨江城总红色文化精品线路”,主要以韶山为龙头,将全市的旅游资源串点连线拓面,打造韶山——湘潭城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下一步还准备与长沙、株洲等城市进行资源交流整合,共同做大产业。

不要以为文旅只有高大上的家国情怀,人间烟火其实也不可或缺。文旅集团针对窑湾景区商家营业时间过短的不足,充分吸纳低收入家庭人群并为其提供地摊经济、流动经济场所,打造夜市经济,不但丰富了游客的消费选择,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这里,文化体现的是家国情怀,旅游体验的是人间烟火,文旅融合就是家国情怀和人间烟火的紧密结合。

做文化和旅游,宣传的好坏几乎直接决定着经营的成败。之前窑湾做宣传、做活动,总有点孤芳自赏、花钱做人气的感觉,而且效果也并不持续。今年以来,景区与市内各主要银行、房地产等商家联手做起了美食节、汉服秀,钱少花了,反而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景区内的商家也抓住机会与游客展开各种形式的互动,引导游客消费升级,游客也乐在其中。

文旅与其他领域融合趋势不断加深,彰显了“跨界合作”的发展理念。具有极强包容性、产业带动性特点的文旅正在成为多产业发展的“增效器”。多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文旅的提质升级。

“今年是我们的产业转型元年,一切才刚刚开头”,陈蓝博憧憬着,“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以持续不断的活动为龙头,研发新的服务产品,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努力提升企业合作水平。”据透露,与省内某知名红培机构合作研学项目、在万楼景点的经营上做好文章,已经进入文旅集团下一步的工作日程。

--> 2021-11-11 吴新春 本报记者 吴新春 湘潭文旅集团: 1 1 湘潭日报 c61172.html 1 始于文旅,不止于文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