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云卷云舒,不经意间到了十二月。回首两天有关心理咨询的培训,我想,有些东西或多或少沉淀了下来,熠熠发光。
有温度的看见
阳光灿烂的冬日,培训的路上,再次遇到小伙伴们,我们之间少了些许生疏,多了几分亲近。我找到自己的座位,心里充满了期待。
卢老师的课,娓娓道来,水到渠成。我们在他的引导下进入儿童游戏和基本人格特征分析,以及动力性评估和动力性心理治疗等,整个学习让我愉悦,收获颇多。在共建共享共生的学习环境中,我作为一名非心理学专业学员,感到非常幸运。我对于儿童青少年动力学这个领域很有兴趣,愿意去看见、去思考。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在学习中,在有温度的看见中,与众多大咖们交流、分享、研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培训学习中,我对自我进行反思,对未来展开想象,看见孩子的故事,看见自己的成长,看见改变的未来。
有思考的表达
儿童青少年动力性学习培训把心理咨询升级为一场思考的盛宴。这是深耕,既是出发点,也为了抵达彼岸。卢老师不是带领我们向某一个地方去,而是让我们通过反思探讨和分享交流,可以明确自己的方向,然后找到一条路,顺从自己的意愿,去观察他人,反观自己,助人自助。在互动中,我们有思考的表达,有立场的分析,有思想碰撞的火花。在认识到咨询的意义和复杂性后,我们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更强大的力量,我们愿意投身其中,保持敬畏和虔诚。
有意义的培训
通过培训,我对咨询师和来访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换一个角度,那么咨访双方的关系,也可以理解成两个人的游戏,咨询师面对来访者和来访者面对咨询师的游戏。在这个特殊场合下,如何去解读对方的话,是否有深入挖掘表象话语后面的潜在的意义与价值。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解读方式,其间有被看见的和不被看见的隐藏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在来访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咨询师需要站在上帝的视角,学会用第三只眼去俯瞰。每个人都有着他特定的意义与价值。培训时,我们也真正地沉下去思考:我是谁?我现在在哪里?我将要去哪里?可以说,培训赋予我更深的思考。
人能仰望,就能幸福。十二月的阳光,依旧灿烂,云下的日子,波光粼粼展开。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两个阶段六天的培训,见证了平凡的我们努力前行。感谢培训,感恩大家,感悟生命,期待着你我再一次的相逢。
(作者系湘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