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04月25日

窑湾街道试水扁平化管理改革

3个中心40个“网点”助推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本源

本报记者 熊婷

雨湖区窑湾街道开展扁平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打破街道原有层级,精简机构,帮助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回归自治本源,有效推进了全国文明城市集中攻坚与全面深化行动工作。

破除层级限定,人人都是领跑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个人,街道干部做二传手,社区干部身上不堪重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职能重叠、职责不清、权责不等、网格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前城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行政化造成冗员多、行政资源浪费、办事繁琐等问题,成了困扰基层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提质的阻力。

为此,雨湖区窑湾街道将靶心对准整合机构、优化队伍、推动自治等方面,打破原有层级,将街道原有的13个内设机构整合为综合协调、网格服务和快速处置3个中心,以全域覆盖为基本原则,将辖区细分成40个网格,将之前5个便民服务点整合为1个街社合一的政务服务大厅,直接与40个网格衔接。

根据这种改革,今后,在窑湾街道,街道、社区干部将不再有明显区分,只有中心员和网格员两种身份。网格员靠前解决居民问题,中心员后方做好保障,真正压实责任到人。

窑湾街道7号网格员潘有为过去是街道应急站工作人员,试点开始后,经过网格员培训,迅速适应新岗位,下到网格,将服务前移。了解到自己网格内部分老人由于不会操作手机,又行动不便,在入户走访时,潘有为帮助他们完成了老年人退休金认证,获得了居民好评。

三事分流治理,处处都有议事员

除此之外,窑湾街道扁平化试点将落脚点放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解放居委会力量,帮助社区从过去“保姆式”社区中脱身,转变成“管家式”社区。

窑湾街道负责人介绍,细数往年街道处理的居民求助及诉求发现,居民对街道、社区存在过度依赖,自理自治意识不强,过去甚至出现过居民家中水管破裂,要求社区出资修复的现象。为此,窑湾街道推出了“三事分流”治理模式,推进“大事联办,小事共办,私事自办”。以水管破裂为例,公共区域主管道破裂,街道联合市政部门解决;居民楼栋主管道破裂,社区居委会牵头,居民商议,共同出资解决;居民家中私人水管破裂,引导居民自行解决。

为建立商议基础,在每个网格实行“1+2+N”配备模式,即1个网格员+2个网格协管员+N个党员骨干,挖掘“草根”,培育典型,激发居民自治热情,涌现出了聂艳辉等典型。

聂艳辉是窑湾街道30号网格协管员,同时也是朝阳街143号的党员“红管家”。她将小区10多位党员组织起来,在网格内开展文明劝导、保洁巡查,在党员的带领下许多热心居民自发加入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小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主人翁精神蔚然成风。

此外,窑湾街道在改革设想中,街道被赋予了对派出街道基层执法力量统一指挥考核权等三项权力,将过去区级部门对街道的单向考核转变为双方双向考核,包括城管、消防等各个方面。该设想得到了雨湖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认为这是提升区直单位、部门基层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举措,若窑湾街道扁平化管理试点顺利,将在全区推广。

文明湘潭 共同家园

--> 2022-04-25 熊婷 3个中心40个“网点”助推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本源 1 1 湘潭日报 c70295.html 1 窑湾街道试水扁平化管理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