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婆去乡下亲戚家做客,采回一大把水芹,清炒,美味无比。一盘水芹在餐桌上很快被一扫而光。
对于水芹,我有很深的情结。那时候,水芹伸手可得。妈妈常对我说:祥伢子,去扯一把水芹来,炒鳝鱼吃。我领了任务,雀跃着奔向水圳边。不一会儿,将一把洗干净的水嫩嫩的水芹递给妈妈。
湘潭人做水芹炒鳝鱼是比较讲究的。妈妈将鳝鱼和水芹切段,红椒蒜头切片,姜切丝。每次做鳝鱼,都是哥哥掌厨。他将锅烧热加入油,等油热后,放入鳝鱼煸炒,炒的时间稍长些。随后,放入姜蒜加些盐,喷点料酒和生抽,暂装盘。再就着油锅,煸炒红椒和水芹,再加一点盐。将炒好的鳝鱼倒入锅内,加少许水,闷一点汤。临出锅时放入紫苏翻炒一下即可出锅,一盘美味便大功告成。端上桌时异香喷鼻,味鲜出奇,包你口水长流。
过去,打鳝鱼、扯水芹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常玩的娱乐活动。有个女孩叫三妹,是我儿时的小伙伴。她像男孩子一样野,打鳝鱼、摘野菜很在行。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都只有10来岁。三妹会自制针扎子、煤油灯,邀我晚上与她一道去稻田里照鳝鱼。照了几晚后,便积攒了几斤鳝鱼。星期天很早起床,三妹和我同路,一人骑着一辆单车,去市里溜子巷农贸市场卖鳝鱼和水芹。
我害羞,不敢吆喝。三妹性格活泼,大胆地吆喝,实行“买一送一”,买一斤鳝鱼,送一把水芹。常常是她卖完了,我还只卖一半。她就帮我卖。
一天晚饭后,她眼泪汪汪地找到我,要我帮她改名,三妹这个名字太俗了,被班上的同学取笑。我说,那就叫采芹。接着,我跟三妹解释采芹这个词的来历。相传,鲁国的学子们如果有幸高中,须得在大成门边的泮池里采些水芹,并插在帽上到孔庙祭拜。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秀才士子。因此,后人称考中秀才为“入泮”或“采芹”。在《红楼梦》中,宝玉也以诗意般的手法,咏联称采芹者“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采芹这个名字好。三妹听了,兴高采烈。
从此,三妹变成了采芹。只可惜,采芹只读了一年高中,因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辍学了。后来,我与采芹也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