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照例又驱车几十公里,回老家帮75岁的老母亲去送废品。
满满一车的废品,是母亲半个月的成果。废品店的老板娘这次终于忍不住了,把我拽到一边:“大哥,我还从没见开奥迪车送废品的,连油钱都不划算呀。干嘛不直接拿点钱给你娘?!”问得我竟一时语塞。母亲是缺钱用吗?不是呀。
大约五年前,老家搞开发。母亲征收住进安置社区后,无事可干,身体又好,就主动当起社区义务巡逻员。每天四处转悠,回家时总会带回几个塑料瓶、废纸壳什么的。慢慢地,似乎就上了瘾,乃至于一个塑料袋都要捡回家。哥哥有点郁闷地告诉我,搞得家里凌乱不堪,说她又不听,总是说“这东西还有用,丢了可惜”。
我似乎明白了,穷山沟出身的母亲,是一辈子穷怕了,看什么东西都有用,什么都舍不得呀。但对于我们这个出了六个大学生的大家庭来说,这确乎“有辱斯文”呀。母亲的理由却很简单,“捡废品又怎么啦!不偷不抢,不拐不骗,废物利用,也是作贡献嘛”。驳得我们哑口无言。她说,反正没事做,四处走走,还锻炼了身体呢。谁家的大门没关,谁家晒的衣服掉地上了,都能关照下。浪费太可惜了,有的人家丢掉的东西还蛮好的,以前想买都买不到的。“如今社会好,要满足,也要珍惜哦。”
日子一长,社区的居民都认识了这个总是满面笑容、衣着干净的老太太。有的人甚至特意将收快递的纸壳留下来,集中交给母亲。小孩喝完的饮料瓶,“不能丢,要留给王娭毑的”。作为回报,母亲口袋里总有几颗棒棒糖或槟榔什么的,回馈别人的好意。
捡废品久了,也有意外收获。一次,母亲笑眯眯地拎回一台旧电风扇,外观还很好。“太可惜了,修修看还能不能用。”果然,哥哥只鼓捣了半个小时,风扇就动起来了。
还有一次,母亲竟然直接捡到现金。在一个垃圾桶边,她翻扯着一个塑料袋,竟然翻出267元零零散散的钞票。“我顿时吓了一跳,谁这么不小心呀。我寻思着,用塑料袋装钱的,肯定是老人。就在附近楼栋挨家挨户询问,果然是七满爹爹丢的。”母亲回家将这事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一脸的自豪。
我突然有点理解母亲了。她捡拾废品,其实无关金钱与利益,只是以朴实无华的价值观维系着一种向善、向美的情怀,以她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人世间的相濡以沫、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