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05月17日

“治理付费制”让村里垃圾消遁

本报记者 郑镱慧子

5月10日清晨,雨湖区鹤岭镇云龙村第四网格的保洁员开始了一天的垃圾清运工作。据了解,这些保洁员的工资如今都是由村民“付费”解决的。自从云龙村村民议事会探索出垃圾治理付费制度,该村7个网格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处理付费,按每户每年120元标准收取卫生费,村民成了“花钱购买服务”的消费者,也是付费享受服务的受益者。

农村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两年前,这项从来没有先例的制度一经提出,还是让云龙村部分经济收入有限的村民无法理解。作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村镇,云龙村村民议事会赶紧出来引航掌舵,把村民代表组织起来,耐心讲解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

“云龙村有村民3300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5公斤计算,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就有550吨。垃圾成堆,臭气熏天,蚊虫滋生,导致200多亩基本农田受到污染,100%池塘水系受到侵害,每年给村里带来经济损失超10万元。”村民议事会上,村民代表一边听村干部讲,一边现场考察。几番协商下来,大部分村民认识到了垃圾治理的必要性,对以户为单位的收费方式,筹措治理资金表示认可。

为确保制度公平有效,村民议事会与村民代表们一起拟定收费制度细则,涉及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奖惩制度等方方面面,促成云龙村垃圾治理付费制度顺利出台。

定下规矩,马上执行。一方面,云龙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清理整治原有垃圾无序堆放点,在村里选择合适的地点建成垃圾集中收集站,实现垃圾集中管理。根据村民户数购置了1896个大型垃圾桶,每家每户门前放置一个,并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做到村民生活垃圾分类入桶。另一方面,清理云龙村被污染的200多亩农田和全部池塘水系,清除垃圾近20吨,使农田恢复肥力,池塘溪水重新变得干净清澈。

为巩固整治成果,村民议事会还召开专题会议,吸纳各组村民成立流动环境卫生宣传队,经过培训,随时随地宣传环保政策、知识;党员、组长还带头开展爱国卫生、防病防疫工作。“云龙村原来只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回收废品,对垃圾分类认识整体不高。”云龙村相关负责人说,自实行垃圾治理收费、把垃圾分类纳入村民积分兑换实施奖励机制后,现在80%以上的村民熟悉了垃圾分类知识,为后续垃圾处理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为让“垃圾付费制”形成长效,云龙村村民议事会持续跟踪协商。通过“四议两公开”、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实现对垃圾治理专项监督,规范收、管、用流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付费服务社会监督机制,由村民委员会统一管理,使用情况接受镇政府监督;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公示。

有了专项经费的支撑,云龙村不仅组建了专业保洁员队伍,还给家家户户配备垃圾桶,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清运。如今村民养成了“爱整洁、讲卫生、讲文明、重保持”的良好习惯,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 2022-05-17 郑镱慧子 本报记者 郑镱慧子 1 1 湘潭日报 c71416.html 1 “治理付费制”让村里垃圾消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