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希台)小满一过是端午,“龙舟水”和“端午水”即将来临,为做好今年我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5月18日,市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专家组全体成员聚集一堂,交流抢险经验和知识,并就相关排险除险问题答疑解惑。
5月7日至15日,我市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为有效防御这轮强降雨,我市各级水利部门认真履职、积极应对、科学防范,全市范围内未发生各类重大灾险情。同时,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压实长效监管责任机制,安排部署水库和山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覆盖全市375座中小型水库以及所有存在安全度汛隐患的骨干山塘。
“处置险情要科学应对,快速反应,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像熟悉自己身体健康一样,熟悉水利工程运行情况。”“水旱灾害重在防御,要加强巡查,及时及早发现问题。”“水利人要有责任心和奉献情怀,要当好技术参谋,有勇有谋,科学抢险,安全抢险。”“要练好‘内功’,巩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水利专家要市县联动,充分发挥基层水利人员‘主力军’的作用。”……当天,来自全市各级的水利专家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了各自的抢险心得。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全方位、全链条、全时段压紧压实各项责任,加强巡查和监测预警,强化值守督查,确保安全度汛、平安度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