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05月19日

我市有序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后厨炒菜做饭可实时查看——

让孩子吃好 让家长放心

本报记者 宋锴

5月17日,岳塘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对25所学校的食堂工作人员操作、师生就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本报记者 陈旭东 摄)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孩子在学校吃的东西是否健康、安全,是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两年,我市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快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应用视频监控技术、互联网技术,将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通过互联网远程传输,实现学校方、监管部门实时监管,同时将视频图像通过互联网对学校膳食委员会成员开放,形成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家长代表参与监督、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制度体系,全方位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监管

学校后厨更加“透明”

5月17日上午10时30分许,我们走进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后厨,只见厨房工作人员正有序进行切洗、烹煮等工作。大家忙碌许久后,厨房地面依然整洁光亮,食材摆放也整齐有序。此时,配菜间、烹饪间、备餐间、洗消间等重点加工区域内安装的10个高清摄像头,正记录着工作人员的每一步操作,并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远程监控视频,实时传送至学校就餐区的液晶屏幕和雨湖区教育局学校及幼儿园视频监控平台。

“‘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学生和家长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制作过程,让他们更放心,也让我们平时的监管更有效。”风车坪建元学校副校长黎波涌告诉我们,食堂视频接入雨湖区教育局学校及幼儿园视频监控平台后,学校管理人员、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查看食堂环境、后厨备餐、食材采购等情况,实现对食堂的实时监督、远程监控和零距离监管,为食堂良好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雨湖区的举措只是我市着力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的一个缩影。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有序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任务。各地教育、市场监管部门有效发挥“千里眼”作用,加大了对学校食堂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和重要人员的实时监控力度,通过观看视频直播、视频回放等,掌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对存在的不规范操作进行随时提醒、随时监督、随时固定证据,提高监督效率和威慑力,切实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社会共治

提升学校食品安全水平

“‘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明’的是底气,‘亮’的是担当。”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就是通过“明亮化”促进规范化,通过规范化促进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

“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限,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更需要社会共治。”这位负责人说,“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能倒逼学校练好“内功”,提高管理水平,促使他们履行责任。同时,为学生和家长打通一条更加深入了解学校食堂的途径,有效行使监督权。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让众多消费者参与共同监督,将极大提升监管效率,扩大监管覆盖面,让后厨加工脏乱差现象无所遁形。

前段时间,我们在湘乡市“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监管总控平台发现,一小学食堂工作人员在粗加工区择选蔬菜,随手将废弃的菜叶丢到地上,没按规定将粗加工区与加工区隔离开来。总控平台值班人员马上跟学校相关负责人联系,5分钟之内问题就被整改到位,同时举一反三,把同类问题解决,把同样的现象禁绝。

“我们建立了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指定专人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开展日查、周查、月查工作。”湘潭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王彬告诉我们,为丰富监管手段,学校还开通了手机App应用平台,通过手机点击屏幕列表即可查看食堂各区域。“我们计划向包括社区主任、家委会成员在内的学校膳食委员会开放相关功能,引导他们通过手机远程监督学校食堂,督促从业人员严格规范操作,让学生吃好,让家长放心。”王彬说。

“目前,湘潭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已初见成效,实现了从不愿接受监督、不敢接受监督到请你参与、请你监督的转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教育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将继续深化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积极推动全社会参与和全员监督的新方式,打造我市校园食品安全新标杆。

--> 2022-05-19 宋锴 本报记者 宋锴 我市有序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后厨炒菜做饭可实时查看—— 1 1 湘潭日报 c71535.html 1 让孩子吃好 让家长放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