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05月19日

让优点优化教育 让亮点点亮校园

——湘潭高新区一校一方案推动“双减”落地生效工作侧记

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小学武术操比赛现场。 (通讯员 谢彰 摄)

本报记者 洪静雯

运动场上,体育健儿刻苦训练激扬青春;书法社团里,同学们自信从容挥毫泼墨;合唱社团里,学生歌声嘹亮尽情表达心中的美好……

近日,我们深入湘潭高新区中小学校采访发现,校园处处呈现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湘潭高新区紧扣“校内提质增效”这条主线,优化“学校教育”关,打破“应试焦虑”关,强化“日常管理”关,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区逐步形成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双减”成果,增强了“特色教育”“品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区中小学均衡优质和特色多样化发展。

一加一减

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说到减负,我们从2017年建校时就开始了。这些年来,我们以打造‘生态幸福课堂’为抓手,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为老师减负,教学相长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聊到“双减”,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学校校长马小敏打开了话匣子。

“双减”核心是在保证学生学业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实现“双减”目标,首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实现作业提质减量。马小敏与学校管理团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幸福课堂”理念,在课堂教学上做加法,在课后作业上要效益。

“生态幸福课堂”有一个显著特征:课堂是有生命的。台下的学生个个都是鲜活的,是有尊严、有情感的。“这需要老师在备课、上课和课后作业布置与辅导诸环节关注人、尊重人,努力营造一个让生命蓬勃成长的生态环境。”马小敏强调。

“‘生态’指学生的身心和学业水平情况,‘幸福’即指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好学生乐学善学的品质等。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学情,吃透课标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教案,让整个课堂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转变。”学校初中部教务主任陈鸿介绍。

在“生态幸福课堂”理念引领下,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以课后作业分层布置为例,初中部数学组三个年级组共同打造出一套适合学校学情的校本分层作业《课后练习册》,制定出适合中考备战的《中考专项复习练习册》。小学部英语作业采用趣味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阅读语篇,科学科目通过养蚕和蔬菜种植等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生态幸福课堂’不是一个具体目标,而是教师在现有条件下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提升课堂质量的教学理念。我们将乘着‘双减’政策的东风,将‘生态幸福课堂’进行到底。”马小敏介绍,“生态幸福课堂”不是固化的课堂教学结构,重点是某些观念的渗透和某些点的落实。学校将强化集体备课主体方向,唤醒师生对课堂的关注,提高师生教与学的兴趣,不断增强课堂的活力和张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张一弛

校本课程丰富课程延展

给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自然要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加法”。

在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小学,每天的大课间时间,孩子们伸拳踢腿,精神抖擞。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号召,落实“五项管理”要求,今年年初,学校体育组经过精心筹划与研讨,设计了以中华武术经典“长拳”为基础,以弘扬正能量的《少年中国说》为音乐背景的“强国武术操”。

从开学第一周开始,无论风霜雨雪,学校4名体育老师手把手地教导学生习武强身。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从班级整体到个别学生,从节拍准确到动作一致,16个班700多名学生全程参与,举手、抬脚、弯腰、转身、跳跃,每一式都刚劲有力,充盈着矫健之美,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一拳一脚,都是中华武魂;一招一式,尽显少年风范。“强国武术操”已经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融入师生日常的锻炼时光。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小学副校长邓远表示,武术操的普及,不仅弘扬了武术传统,培养了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热爱,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下一步,学校将在大课间广泛操练武术操,将武术操打造成学校体育锻炼的一张名片,并进一步发挥所有老师的特长和强项,开发涉及更多学科、更加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实现课程延展和学科融合。

一扶一放

变课后服务为课后提质

“双减”后,作业改革是教学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将“课后服务”转化为“课后提质”,是高新区工农学校和高才学校课后服务的首要任务。每天的课后服务时间,教师最先关注学有困难孩子的作业情况,并一对一帮他们分析未完成原因,制定个性化辅导策略。老师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量身定制少量的练习作业。如果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后续巩固性练习中的同类型作业就可以免做。

办法看似简单,孩子们却从中收获了作业的自主权,更看到了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和希望。这样的努力让孩子的内心不仅充满了减免作业的喜悦,减轻了学习的压力,更增强了对学习的自信心,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与此同时,为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有进步,教师在帮扶学有困难孩子的同时,更为学有余力的孩子精心设计,为他们提供参考资料或者趣味读物,鼓励孩子们接受挑战,在摸索中寻找规律,在问题中探寻方法。孩子们通过老师的点拨,经历了一次次“头脑风暴”,在互相启发与灵感碰撞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双减”关键在校内,成败在校长和教师。湘潭高新区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双减”向纵深发展,努力让每一名孩子在全面健康成长中体验到幸福,让每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获得发展,让广大百姓在教育改革成果中获得满意,努力做“有温度”的高新教育。

--> 2022-05-19 洪静雯 ——湘潭高新区一校一方案推动“双减”落地生效工作侧记 1 1 湘潭日报 c71543.html 1 让优点优化教育 让亮点点亮校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