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月底,一切安排就绪,7月2日正式行动。银田进步人士在距离日军蒋家湾据点约3公里的何梅初家设下“鸿门宴”,请日军中队主要成员吃晚饭,除了中队长岛田因腹痛临时折回驻地之外,日军曹长、翻译等人都欣然前往,被众人生擒——在《湖湘红色基因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编著的《韶山市革命斗争史》中,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
银田镇银田寺社区老岸街,曾是镇上最繁华的地方,饭店、商铺林立。如今的老岸街17号是居民庞四平的家,其外墙上能看到“生华饭店旧址”标识,这里就是当年酝酿摧毁日军司令部计划的中共地下党员联络点,饭店女主人谭岳良是庞四平的母亲。
“我母亲是一个爱国、正义又能干的女人,她和很多有识之士一起,沉重地打击了日军。”70岁的庞四平说起母亲的故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生华饭店创建于1941年,创办饭店的夫妻均为中共地下党员,女主人谭岳良更是有勇有谋。1944年6月和8月,日军先后分兵五路,两次过境韶山往湘乡侵犯。驻军韶山的日军将司令部设立在地势较高的银田寺蒋家湾,并在狮子山、周公寨等8个地方设立驻点。他们经常四处袭扰,烧杀抢掠,庞四平听母亲说,当年,日军在永义乡仅一次就杀了150多人,令人发指。其中,中队长岛田、日军曹长和一名田姓翻译尤为可恶,被人们称为“三害”。蒋家垅戒备森严,强攻日军是不现实的,中共清溪区委和银田区委毛浦珠、毛远翔、向保生等多次研究决定智除“三害”。
当时的生华饭店宾客往来,熙熙攘攘,生意兴隆,成为当地最大的饭店。饭店周围有不少日军附属机构,离饭店不远的江西会馆就成了日军的慰安所。谭岳良利用经营饭店之便搜集、传递情报,策反汉奸,结交进步人士,时任维持会干事的何梅初极富爱国热情,成为谭岳良的结交者之一。毛浦珠等人多次在生华饭店策划并酝酿出“鸿门宴”计划,商议由何梅初出面请“三害”到家中作客,再联合自卫队员、正义救国军等力量除掉他们。
“传递信息的工作,是我11岁的哥哥完成的。”庞四平介绍,当时的“鸿门宴”计划需要多方力量支援,传递情报是重要一环,但父母亲没有“良民证”,过不了有日军把守的关卡,母亲毅然将这份危险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经过一番缜密筹划,“鸿门宴”计划终于在7月2日晚实施,当天就擒获了曹长和田翻译,几天后,因腹痛未参加宴会的岛田也被共产党员萧荣敷率领的正义军在石潭口围歼生擒。
时过境迁,老岸街比往年安静了许多,只剩一处处变了模样的旧址。但不管它们发生怎样的变化,那段奋起反抗日寇的岁月、那些满怀爱国情怀的人们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