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本‘致富经’”系列报道①
编者按
今年,全市12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将全部清零,3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村将稳步新增。为帮助实现这个目标,即日起本报推出“村村有本‘致富经’”系列报道,选取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挖掘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和发展壮大新模式,为全市各村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
这几天,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党总支书记谭俊岳一直围着一桌“碧泉宴”转。这桌宴席上的产品均出自碧泉村,有碧泉水厂的矿泉水、华绿公司的清泉米、厨食尚食品厂的腊鸡烤鸭、顺餐食品厂流水线上的酒店预制菜等。“准备办个节会,推广‘碧泉宴’,壮大集体经济,争取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0万元。”谭俊岳寻思着。
突破70万元,实属不易。碧泉村是闻名遐迩的历史名村,但曾经的辉煌并未给村民带来实际的收入。
碧泉村有碧泉潭,泉水喷涌千年不绝,日流量达6万吨。南宋时期,理学大家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此创建碧泉书院,设坛讲学。从此,碧泉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也成为历代文人的景仰之地。然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并未改变这片土地的贫瘠。直到本世纪初,碧泉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碧泉书院也被拆毁,仅存无字青石碑在“无声叹息”。
“党建引领,苦干巧干。”2004年,谭俊岳当选碧泉村党总支书记,他一上任就提出挖掘湖湘文化、碧泉潭水、劳动力“三大资源”,实施借力政策、借力老板、借力领导“三个借力”,打造文化碧泉、美丽碧泉、绿色碧泉、富裕碧泉。
经谭俊岳多次邀请,村里致富能人肖海林回乡创业,将食品加工厂整体迁回村上,投入500万元将原桂花小学闲置校区整修一新,创办湖南厨食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烤鸡烤鸭、腊肉等熏制腊制品。
“厨食尚食品厂去年6月正式投产,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新增20万元,解决40余名村民的就业。”谭俊岳说。今年50多岁的梁玉珍要照顾家庭,长年只能种田增收,现在村上引进了食品厂,让她有了一份长期而稳定的工作。
“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中端,两头‘挑’着市场和农户。”今年4月,望城人刘军宝将顺餐食品厂建在了碧泉村德怀大道旁,项目占地约20.4亩,一期共三条生产线,进行蔬菜、肉类等初级农产品加工,经营酒店预制菜。5月19日,第二条生产线已调试完毕,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的酒店和连锁超市。刘军宝说,正式投产运营后,顺餐食品厂可吸纳近200人就业,年加工产量可达6000吨,而且能够带动当地种植养殖业发展。
“碧泉”的品牌价值,在谭俊岳谋划的“碧泉宴”中不断被挖掘。
“碧泉宴”的米,是清泉米。2014年,谭俊岳利用碧泉潭水资源优势,引进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碧泉潭”牌贡米商标,为碧泉村农户每亩平均增加年收入1000余元。
“碧泉宴”的水,是矿泉水。2013年,碧泉村引进湖南碧泉潭生态资源开发公司,开发“碧泉潭”饮用水。公司于2015年7月31日正式登陆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成为湖南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饮用水企业。
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业落户或投资碧泉村。“驻村企业就是村里的‘宝贝’。”谭俊岳说,今年碧泉村将实现村内企业年总产值过亿元,解决村民就业700多人,实现年务工收入120O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0万元。
为了让更多“宝贝”安心驻村和发展,最大限度释放经济效益,碧泉村“两委”始终坚持做到:不吃驻村企业老板一餐饭,不喝驻村企业老板一杯酒,以务实的精神优化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让驻村企业轻装上阵。为此,村里成立招商引资分队,无偿做好“三通一平”基建设施,主动帮企业办理落户相关手续,让“企业围墙外的一切矛盾纠纷由乡村负责协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