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05月25日

疏通渠系“肠梗阻” 打通灌溉最尾端

本报记者 王希台

位于湘乡市栗山镇双江村和杨梅村有1500余亩农田要通过林角塘支渠,从韶山灌区总干渠山枣镇渠段取水,才能保障日常农田的灌溉用水需求。

“之前设计的支渠进水量小,线路长,加之支渠上游用水需求增加,原有进水量已无法满足下游栗山镇范围农田的灌溉需要。”栗山镇双江村和杨梅村的群众向政府反映,期盼能扩建或新建一条支渠,以提高灌溉能力,保障灌溉效果。

群众有所盼,党员有所应。

了解到栗山镇群众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后,5月下旬,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负责人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工程师一行来到了栗山镇,着力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双江村和杨梅村,韶灌局一行现场查看了支渠现状,详细了解了农田灌溉情况,并与栗山镇和当地村、组负责人进行深入探讨,拟定了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韶山灌区在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湘中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灌区建设年代久远,少数地方出现了“干渠水汪汪,农田闹水荒”的现象,这既有原有设计与现实灌溉需求间存在差距的因素,也有灌区支渠及以下渠系年久失修出现“肠梗阻”的原因。

韶灌局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水利、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支持,高位协调推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尾端渠系的维护和投入,提升支渠下游的灌溉保障效果。韶灌局也将在支渠取水口改扩建和水资源调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协助,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2022-05-25 本报记者 王希台 1 1 湘潭日报 c71942.html 1 疏通渠系“肠梗阻” 打通灌溉最尾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