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05月31日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聚焦环境保护——

用法治力量守护绿色湘潭

本报记者 付鼎臣 通讯员 蒋燕

环境保护,市委关心,群众关切,人大关注。

市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在我市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第一年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旨在强化法律法规实施监督,运用法治方式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用法治力量守护绿色湘潭。目前,为期两个月的执法检查已告一段落,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实施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实施情况的报告。

本次执法检查在对4个县(市)区、2个园区实地检查的同时,要求17个部门开展了自查,委托韶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检查,实现了检查区域的全覆盖;进行了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参与检查的有益尝试,扩大了人大代表、环保志愿者对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坚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边检查边普法,采取了明察与暗访、集中检查与个人调研、实地检查与听取汇报、定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等“四个结合”的方式,创新了检查方式,提升了检查效果。

检查发现,我市环境总体质量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方面,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7年的73.6%提升至2021年的84.4%,优良天数增加24天。水环境方面,湘江、涓水、涟水、水府庙水库的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方面,累计完成污染治理项目20个,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都在90%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此外,我市环境保护责任明显增强,重要法律制度有序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不断深化,环境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然而,执法检查组也发现,在“一法一条例”实施过程中,法律法规普及仍有差距,法律制度执行仍有不足,环保责任落实仍有缺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环境质量稳定仍有风险,治理能力建设仍有欠缺。

“要加大环保督查力度,环保项目资金一定要落到实处,发挥应有作用。”“要加大环保法律法规普及力度,以案说法、以案普法,让法律法规深入人心。”“黑臭水体治理因截污工程未完全到位,时常引起返黑返臭,希望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听取了执法检查报告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了审议发言,列席代表、环保志愿者发表了意见。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统筹发展与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加强对重点污染源风险的管控,举一反三,拉条挂账,做到个性问题个别解决,共性问题研究解决,体制问题反映解决,杜绝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要进一步加大问题整改力度,统筹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雨污分流管网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筑垃圾消纳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补齐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要深化认识抓整改,对照要求抓整改,严肃问责抓整改,因整改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行使人大职权,通过人大监督,采取人大方式,对其追责问责,确保上级部署和市委安排全面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不留死角,不折不扣地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不讲情面,强化执法的刚性和严肃性,执法之前多提醒、多预防、多打招呼,对知法犯法、执迷不悟的要严惩重罚、及时曝光,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切实形成有力震慑;不遗余力,充实环保系统人员力量,提升县(市)区(园区)生态环保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以队伍能力提升促进工作质效提升。

审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将形成审议意见和交办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关注问题整改情况,扎实做好环保“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下文”。

--> 2022-05-31 付鼎臣 通讯员 蒋燕 本报记者 付鼎臣 通讯员 蒋燕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聚焦环境保护—— 1 1 湘潭日报 c72169.html 1 用法治力量守护绿色湘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