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颖 通讯员 张美丽)“目前,较强降雨回波将自西向东影响湘乡、韶山、湘潭县中北部以及市区,请注意防范。”“降雨回波位于我市中北部,过去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76.6毫米(湘乡壶天)”……从5月29日4时到5月30日8时,“湘潭防汛工作群”“湘潭气象服务群”等微信群组的消息频繁闪烁。
市气象局的预报员根据实况,每隔一小时通报全市雨情,第一时间开展乡镇强降雨红色警报及靶向发布、电话叫应服务;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发送强降水监测警报以及预警信息,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筑起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5月29日至30日,湘潭出现入汛以来累积雨量大、致灾风险高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平均降雨量为73.7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53.3毫米,致使部分农村房屋严重受损。
这场来势汹汹的暴雨早在气象部门的“预料”之中。28日,市气象台发布《气象信息快报》,提示“重点防范29日至30日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可能诱发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29日9时30分,市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状态。
“降雨情况如何?”“最大雨量在哪里?”“未来趋势怎样?”29日21时,市气象台灯火通明,党员干部带头值班,预报员时刻紧盯雷达、云图、实况等气象资料,分析研判降雨持续时间、量级以及影响范围。
30日0时,市气象台将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相关部门接到最新预报后,连夜组织人员奔赴一线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30日3时,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
30日5时,强回波逐渐移出湘潭,但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湘潭气象人继续坚守在防汛救灾最前线,全力应对汛期强降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