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05月31日

周小莲:坚守“小舞台”释放“大能量”

本报记者 赵明

周小莲(左一)上门宣传文明安全。 (本报记者 罗韬 摄)

“做事风风火火,从不拖泥带水”“爱动脑筋,想办法创新工作”“热心服务,贴心群众”……这是扎根基层派出所26年的周小莲收获的群众口碑。退休已经进入倒计时的她,仍然带着激情和干劲走街串巷、服务群众,她把基层公安工作干成了一门艺术,也用女性独有的柔情,展现了基层公安工作“崭新”一面。

她真洋气

2017年初,周小莲被调至雨湖公安分局长城派出所任副所长,负责湘大社区警务工作。湘大社区居民5万多人,情况比她以往工作的社区复杂得多。有人劝她,“你都快50岁了,就不要接这个烫手山芋吧!”

周小莲没有退缩,挑起了重担。一到湘大社区,难题就找上了门。

湘大外教和外籍学生多,全市50%以上的外国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此时,正值外籍人员管理业务权限下放至基层,检查签注就业证、有无犯罪记录等,都需要周小莲去完成。不会讲英语,是她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她请求学校派人配合,不熟悉的工作流程、纪律和法规,她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请教同事。在和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周小莲中西结合摸索出一套“肢体+简单单词”的沟通方式,“现在和外国朋友交流,对我来说是小case了,我要让他们体验到湘潭人做事的‘熨帖’。”

周小莲还协调学校,发动师生、保安、退休教师、的哥、保洁员等,建立了一支700余人的“大队伍”,形成了覆盖校园的防控瞭望哨。

她有虎气

虽然周小莲不再担任湘建社区的“片警”,但不少居民至今还念叨着这个做事风格有点“虎”的女民警,“我们这里以前乌烟瘴气,别说一个女的,我们大老爷们都搞不定的事情,硬是被她摆平了。” 湘建社区是典型的老居民区,居民近6000人,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坐落在这里。2012年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不法分子的介入等原因,导致社区治安环境恶劣。周小莲接任社区民警后,发动辖区内有威望的党员干部、退休职工成立“和事佬”纠纷调解志愿者服务队,对恶意挑起纠纷的“挑头人”重点打击。一系列举措实施后,当年医疗纠纷下降70%。

而这份“虎劲”,周小莲也带到了如今工作的湘大社区。2017至2019年,学生刷单、网贷等诈骗案高发,周小莲分析发现学生个性单纯,容易轻信他人,同时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少涉及反诈知识,于是她向学校争取将反诈防盗等内容纳入《大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等3门公共选修课程,周小莲和同事走上讲台以案说法,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而这种宣讲效果显而易见,校内电信诈骗发案率直线下降。

她接地气

社区民警的工作看似千篇一律,周小莲却有一套独家“秘籍”——脚步为亲。

端午佳节将至,周小莲一直惦念着王娭毑,“虽然我现在不在那个社区工作了,但这份母女情还在。”王娭毑和周小莲结缘还是在10年前,2012年,周小莲在下户走访时了解到王娭毑的心病。老人养育了三个儿女,独子因病去世后,小女儿又不知所踪,老人晚年的心愿就是找到小女儿。

周小莲为此寻找了多年,甚至跨省打听,但一直没有进展。“其实我们心里都有最坏的打算了,只是谁都不挑明,让老人家留一份惦念也好。”怎样慰藉思女心切的王娭毑呢?周小莲主动扮演起女儿的角色:工作之余,她陪老人唱红歌;老人生病住院,她和王家大女儿轮流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对生活重燃希望,逢人就说自己又多了个“警察女儿”,周小莲也因此多了一个挂牵的“娘”。

斩获国字号奖项,周小莲一如既往地完成社区琐碎的工作,她说无论身处哪个位置,她都不曾忘记自己社区民警的职责,“社区是我最好的舞台,我愿意把我的一生奉献在这个舞台上。”

--> 2022-05-31 本报记者 赵明 1 1 湘潭日报 c72188.html 1 周小莲:坚守“小舞台”释放“大能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