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佳燊
9月的傍晚,人们或漫步于湘江河畔,或流连于莲城商圈夜市,适宜的气候、旖旎的美景、热闹的街头,构成一幅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魅力画卷。
家住九华翰林居的王宁,亲眼见证着湘潭人居品质的不断提升。“刚买下九华的房子时,这里还是一大片的荒地,随着湘潭经济的不断发展,百业俱兴,无论是物业服务,还是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都越来越好。”王宁告诉我们,他祖籍娄底,正是看重了湘潭的发展潜力和区位优势,他和许多老乡、生意伙伴都选择在湘潭购房。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湘潭正成为当之无愧的发展之城、宜居之城,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倾心”于湘潭。
战略机遇叠加向好
绘就发展“蓝图”
立秋已过,酷暑未走。在湘潭经开区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项目现场,工人来回穿梭,机器轰隆作响,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长沙地铁3号线南延)一期项目起于沪昆高铁湘潭北站,止于长沙地铁3号线山塘站。截至目前,全线共8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轨道铺设、绿化及附属工程施工、机电和装修工程正有序开展,项目有望于2022年底实现“试运行”。
该项目的加速推进,是湘潭高品质推进“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开发建设、加快长沙和湘潭之间融城发展的一个缩影。
回溯过去,湘潭的发展图景愈发清晰。2021年,“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长株潭都市圈成功晋级为“国家战略”;2022年,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抓好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立足新发展阶段,同年4月,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的嘹亮号角。
作为长株潭都市圈重要成员,湘潭牢记嘱托、奋力前行。经济方面,湘潭以长株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加快与长沙、株洲的产业对接;交通方面,“两干”(芙蓉大道、潭州大道快改)项目建成通车,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跑出了湘潭加速度;医疗方面,湘潭全市19家定点医保医疗机构可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实现医疗保障“三同城”……
融城提速,三市同城,三市人们工作与生活场景实现瞬间切换。来自邵阳的刘思杰夫妇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在长沙发展的他们,选择在湘潭购置了几套房产。“湘潭不怎么堵车,生活配套丰富,物价也便宜,晚上吃了饭就去散散步,很有‘慢生活’的味道。这房子既可以用来居住,又可以用来投资,来回长沙也方便,何乐而不为。”刘思杰道出了背后的缘由。
融城让长株潭居民的生活圈焕然一新,来潭购房者认为,九华已然成为“长沙南”。战略育新机,湘潭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未来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城市能级品质不断提升
铺开宜居“画卷”
幸福宜居是城市能级品质提升的民生基础。早在2019年,湘潭就成功晋级中国宜居城市。“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湘潭向北、西拓南延、双城驱动、多点支撑”城市发展战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五年来,我市建成碧泉湖、百亩湖等多个城市公园,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6.8%以上,与2016年末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3.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13.3%。地表水、饮用水水质总体优良,湘江干流水质稳定提升到Ⅱ类,水府庙生态综合治理经验全国推介,“河长制”工作获水利部表彰,湘潭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依托优良的区位优势,湘潭全力打造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京港澳、上瑞、许广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让湘潭成为全国公路最密集的地级市之一;京广、湘黔铁路,武广、沪昆高铁,不断扩延着湘潭对外“交通圈”“经济圈”。
此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着更多人落户湘潭。五年来,我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74所;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所,新增学位5.4万个;新增本科院校2所,获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长郡湘潭高新实验学校、湘潭市广益实验中学、九华富力中学等一批重点项目,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校资源;今年,湘潭大学也迎来了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后的招生元年。
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实现“近悦远来”,房地产行业如何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急,不断提高人民福祉?
多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调住房的居住属性,围绕人的居住需求持续提升住房的品质与舒适度,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人居生活的高要求。
贷款利率下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财政补贴惠及所有置业者、惠民政策向引进人才、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倾斜……我市出台了《湘潭市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目前我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11家,其中不乏中国房企排名前50强的地产“大鳄”;第四代住宅(城市森林建筑)、集中供冷供暖的配备、高层两梯两户规划等新概念住房让业内人士和市民耳目一新,居住品质不断升级。
在好的政策、好的楼盘加持下,市场首先释放出积极“信号”:湘潭商品房成交客户以本地户籍、刚需购房为主,同时新市民进城置业人口渐增,达到24%;娄底、邵阳、长沙、益阳的客户比例明显提升,外市户籍置业比例达到39%;甚至有广东、江西等外省户籍返乡置业人群,占比近10%。
“一个楼盘除了要保证房屋质量之外,物业服务质量也是业主选择该楼盘时重要的考虑因素。”负责推进东方名苑住宅项目的陈平说道,他在湘潭已经扎根16年,拥有“浙商”和“潭商”双重身份。如今,东方名苑臻嘉园小区已入选由住建部和中央文明办评选的全国“共建美好家园100个典型案例”,全省仅3个入选,另外两个在长沙。
近年来,我市物业管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市拥有省内唯一国家级物业服务标准企业一家,省级五星物业项目72个,四星级物业项目34个,物业管理工作跻身全省第一梯队。我市物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在不断为宜居湘潭幸福人居加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