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子变高了,路边的小草小花被修剪得特别整齐。”
“妈妈工作的地方,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们镇上的猫鱼(腐乳),也上直播间了。”
9月初,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红军学校的课堂里,小学生们以所见所闻描述家乡之变。这个赓续着红色血脉的小镇,不仅让新一代“乌石人”过上了“向往的生活”,还为小镇打造了红色文化旅游新IP。
乌石镇,正以更具时代特色、引领文化潮流的姿态呈现在八方来客面前,奋力演绎红色文化也很“潮”的新篇章。
一团火
乌石的发展“搭帮彭老总”,这无疑是新老乌石人的共鸣。乌石村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就在1998年彭德怀纪念馆的落成,那年红色旅游初具雏形。
近年来,随着乌石大道等道路的拉通,乌石镇旅游业蓬勃发展,最早开办农家乐的梁建新家,年收入已超30万元,而乌石村现已开办农家乐、饭店、民宿等20余家。
梁建新已走马上任乌石村党总支书记,他的工作理念是要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牌,充分利用“韶山—乌石—易俗河”红色走廊资源,延伸红色旅游链条,把乌石村打造为旅游名村。
今年,乌石村集体经济增收方面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招商引资,乌石村老村部被租赁给一家军旅文旅集团,用于青少年军训、新入伍军人培训,此举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还为村集体经济进账20万元,间接带动了乌石旅游产业的延伸。新村部办公楼的功能被发挥到极致——一楼办公区、二楼会议室成为乡镇党校据点,侧栋即将建成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陈列馆,侧栋一楼乌石本地电商正陆续入驻,届时将形成“带货”集群效应……村集体经济创收的渠道越来越广,梁建新对此颇有信心,“旅游和电商相互成就,并形成品牌化,我们的小目标是让农产品走出农村冲出湖南。”这股精神力量,梁建新总结是薪火相传,曾经的革命激情,现在化为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干劲。
一束光
“要把乌石村的旅游搞活,就要让游客留得住!吃住游一条龙,我们的接待要高品位深内涵。”围绕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陈列馆的运营,9月初,乌石村党总支会上,参会党员畅所欲言。陈列馆装修布展进入冲刺阶段,即将在国庆长假开门迎客,党总支书记梁建新特意召集开会,商讨下一步计划。
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的历史,曾经鲜为人知。
1938年,彭德怀的大弟彭金华创建了彭家围子党支部,是抗战初期湖南重要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之一。彭德怀另一位弟弟彭荣华也加入其中。此后,在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彭金华、彭荣华双双牺牲,支部转入地下。这段历史,仅在彭德怀纪念馆中有小篇幅的介绍。
梁建新现在所在的党总支,正是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在新中国成立后传承而来。“不忘每一位革命先烈,这是共产党员的素养,也是我们乌石人的‘坚持’。”在梁建新这代乌石人的心中,赓续红色血脉,就是“追着革命的光前进”,陈列馆的建设初衷由此而来,致力于向游客展示更翔实的历史。
今年1月,陈列馆的五大展区内容正式敲定,并进入实质施工阶段,预计国庆假期对外开放。届时,与陈列馆相连通的乡镇党校可承载“红色课堂宣讲”等功能,一楼电商销售区可搭售特色旅游产品。也就是说,仅村部一栋楼中就已形成红色旅游小循环系统,村部所在位置又处在彭德怀纪念馆和新晋网红景点“三十六坊”的中间位置,为乌石旅游大循环系统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群人
在日前公布的湖南省第一批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名单中,彭德怀纪念馆+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村名列其中。
彭德怀纪念馆,作为乌石镇“老牌”红色旅游景点,根据红色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馆内挑选骨干成员成立课研组,围绕彭德怀生平与思想定期开展红色教学课程研发。今年截至8月31日,彭德怀纪念馆共接待讲解5490批次28223人次、微党课21堂、现场教学52场、专题党课15堂。此外,纪念馆还为红色教育定制了一批党课,如针对青少年的《彭德怀爷爷的衣食住行》、专题党课《以“石穿”意志坚守初心使命》、现场教学课堂《长津湖畔的冰雕连》等。而在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的特殊背景下,纪念馆打造线上党课《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的担当精神》,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
纪念馆的红色课堂,只是乌石村红色阵地中的一部分。依托乌石特有的红色阵地,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建强战斗堡垒,以党建助力乡村振兴,这是乌石村党总支的行动指南,更是44个村民小组、5296名村民劲往一处使的源泉。乌石村是乌石镇面积最大的村,其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和1个流动支部,共有党员147名,他们抓牢抓实党的建设、深挖红色资源,成为引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领路人。旅游旺季交通疏导队伍中,有他们的身影;乌石腐乳的义务“带货大军”中,他们是主力;扶持农产品加工厂,他们又是“最卖力”的那一个……在乌石村壮大红色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浪潮中,广大党员成为最鲜艳的“那抹红”。无论是红色教育、村级治理还是改善村容村貌,党员和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实现了乌石村“旧村换新潮”,促成了产业转型的“聚力之变”。
湘潭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