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潭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731-58266666广告热线:0731-58221120订阅热线:0731-58623456






2022年12月01日

一位企业家的教育情怀

本报记者 杨期仁 欧阳天

“希望通过设立奖学助教基金,帮助母校越办越好,希望母校构建更好的校风校纪,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国家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近日,香港长源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纪龙一次性拿出100万元,在母校岳塘区湘纺中学设立张纪龙奖学助教基金,让很多人为之动容和点赞。而关心母校,关注教育,早已成为张纪龙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爱情怀

从湘纺中学毕业多年的张纪龙,始终牵挂着母校的发展。这次在母校迎来建校60周年之际,他风尘仆仆从千里之外赶回湘潭庆祝母校华诞,并专门拿出100万元在母校设立奖学助教基金,鼓励老师认真教和学弟学妹认真学。其中,他还特别设立一个进步最快奖,意在激励后进的同学发奋图强,在全校形成人人争先的学习环境。

这不是张纪龙对湘纺中学的第一次捐赠。早在1994年,他就捐赠了一批体育设施,直到现在,他当年捐赠的乒乓球台还有两张在使用。2019年,他又向学校捐款3万元购买树木,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将其命名为“初心树”,意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对于自己持续不断对母校无条件捐赠,张纪龙直言不讳地说,主要是看到湘纺中学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尽管学校发展遭遇过瓶颈,出现过低谷,但学校领导班子充满活力与凝聚力,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二次创业”干劲带领学校不断攻坚克难,并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就。作为校友,他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因此很乐意尽己所能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也很相信自己对学校的捐赠都会落到实处。

除了关心母校,张纪龙对教育事业也倾注了满腔热情。他长期奔跑在教育公益和慈善的路上,并坚持做到“做好事不刻意求结果,做好人不刻意问前程”。至今,他已走访了多个落后地区,公司和他个人先后出资捐助4所希望小学,点对点帮扶全国各地学生100多名。

“今后,走访落后地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的这条路,我将继续走下去,为教育事业继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谈及未来的打算,张纪龙不假思索地说道。

难忘师恩

张纪龙在湘纺中学度过了美好的初中、高中时光。在母校的学习生活经历,他记忆犹新,特别是与恩师们的点点滴滴,他如数家珍。

张纪龙回忆说,他那时的语文老师叫王佩芳,普通话讲得非常好,而且文学功底深厚。“我们的写作水平在她手上提升了很多。她善于启发和引导,致力于教我们如何抓主题,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表达心中所想。她还找来许多古诗词教我们学习、背诵,每星期都会选出学生代表上台朗诵。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语文和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数学老师刘心奇留给张纪龙的深刻印象就是治学严谨,对学生十分严厉,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教,真正做到了爱生如子。“当年,湘潭市举行全市第一届数学竞赛,前15名优胜者湘纺中学占了7名,我也是其中之一。那次竞赛在湘潭引起轰动,主要功臣就是刘心奇老师。后来,刘心奇老师代表学校在全市表彰大会上发言。”张纪龙笑着回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提及母校和恩师,张纪龙表达最多的就是感恩。他说,湘纺中学老师的培育不仅为他的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还培养了他良好的品德,赋予他一生宝贵的财富。有了孩子后,他还借鉴湘纺中学的教育方式教导子女,让子女们受益匪浅。

深情寄语

这次回到母校,张纪龙的一个关注点落在了传承上。他非常关心学弟学妹的成长,毫无保留把自己的经历和心得与他们进行了分享。

在母校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中,张纪龙登台发言,饱含深情地送给了学弟学妹三句寄语。首先,以德为先,要做一个好人,懂感恩。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更好地接收外界的事物,才能感受更多的善意,才能收获友谊和快乐。他叮嘱学弟学妹:“父母将你们带大,供你们读书,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你们身上;老师不求名利,兢兢业业传道授业;同学们与你共同成长,让你收获友谊与快乐;国家持续对学校投入,让你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你们怎么能不感恩呢?”

其次,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好身体是成功的最基本的保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他希望学弟学妹们找到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长期坚持下去,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再次,要学会自律。学生时代往往是放飞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可为不可为。他呼吁学弟学妹们自律首先从戒掉手机和游戏开始,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努力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 2022-12-01 杨期仁 欧阳天 本报记者 杨期仁 欧阳天 1 1 湘潭日报 c81859.html 1 一位企业家的教育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