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白玉 通讯员 郭思嘉
当前,莲城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涌动。在岳塘区建设路街道,党政办主任宋泽双历时40天完成32米党的二十大报告书法长卷的事迹,一度被传为佳话。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一名基层党员对党的坚定信念和赤诚之心。
手书党的创新理论不是第一次
“男儿何不带吴钩,从军报国志可酬。”今年39岁的宋泽双出生于怀化市,和许多热血男儿一样,他从小有个“军营梦”。20岁那年,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宋泽双所在部队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自学生时代就爱好书法的他,当时就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手抄党的十七大报告,既可加深对报告精神的学习和理解,还能作为提升书写水平的机会?”
说干就干!每天完成紧张的训练,大家熄灯就寝后,宋泽双便走进部队学习室,着手抄写党的十七大报告。近两个月时间里,他雷打不动每晚坚持抄写两个小时,最终抄完报告全文。这赢得了部队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许,他也成了战友们学习的好榜样。他的作品和后来手抄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一起,都被部队文化馆收藏。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看和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开幕后,宋泽双一如既往地抄写报告全文。
就在提笔和落笔之间,“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等重要精神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他时刻告诫自己坚持做到既有过硬军事素质,更有过硬政治素养,争做一名合格的军人。
一笔一划饱含爱党爱国爱民之情
摊开宋泽双以小楷书写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书法长卷,让人赏心悦目,深受震撼。书写的报告原文,笔力凝炼,严谨工整,且无一删改。
宋泽双告诉我们,党的二十大开幕时,他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备受鼓舞,但由于疫情原因,他还在隔离点值守,无法手抄报告。10月28日,在隔离点待了20多天的他回家了,当晚便拿出纸和笔,开始了第四次深入学习和创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抄写到这句话时,宋泽双心潮澎湃。他说:“‘人民’二字在报告中出现了100余次,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要倾心为人民群众办好事,用心倾听群众声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仅要入脑入心,更要入行。”宋泽双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9年从部队转业后,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枪杆子”到“笔杆子”的角色转换,他每天挑灯夜读,刻苦钻研业务。他将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带到基层工作当中,在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重大任务面前,不畏艰难,冲锋在前。他希望将手抄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一个优良传统传承下来,不断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奉献青春力量。